梅立 方丹丹 “增值服务”概念源自现代管理学,是指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超出常规服务范围的服务,或者采用超出常规的服务方法提供的服务,以增加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政务服务全面升级的新赛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先手棋,是政务服务的服务理念、服务主体、服务范围、服务周期、服务方式上的创新提升转变。省委、市委多次提及“打造企业有感的营商环境”,并提出要把高效闭环解决涉企问题,作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核心任务。通过聚焦破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政策、人才、金融、法律、科技、数字化等全周期衍生服务,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强化功能、赋能发展,从而构建形成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 一、宁波政务服务建设成效 宁波坚持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夯实基础、治理数据,优化平台、融合应用,形成了“甬易办”“新居民”一件事、宁波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改革创新成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在国办委托第三方评估中再次获评“非常高”(超过90分),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被工信部软件测评中心连续评为“卓越级”,营商环境满意度排名全国前十,连续5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方阵,我市数据共享和政务服务工作先后两次获国办电子政务办简报宣传推广。 1、应用场景集成持续优化 一是创新拓展“一件事”应用场景。积极拓展企业群众需求迫切的“一件事”应用场景,截至2023年12月,市、县两级共推出具有宁波特色的“一件事”应用场景50多个,其中企业职工退休、外贸企业证照、娱乐场所证照等涉企“一件事”应用场景,极大方便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二是不断丰富“一件事”联动事项。在国办“一件事一次办”基础上,宁波整合相关公共服务事项,将联动事项扩展至超过100个,进一步方便企业办事。三是持续创新“一件事”覆盖面。通过取消各类证明、优化审批流程等改革举措,为经营主体创造更优营商环境。如企业上市合法证明“一件事”实施后,整合10多个部门约20项证明事项,极大方便拟上市企业申办各类证明。 2、助企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一是建设政策直达快享平台。依托宁波惠企惠民政务服务平台(“甬易办”),精确直接提供稳链助企纾困“两稳一保”、人才租房补贴等各类政策服务,变传统的“企业先申报、政府再审核”为企业和个人“一键通、一站式”的政策兑付。截至2023年12月,全市已累计上线政策5267项,兑付资金420.87亿元,受惠企业64.1万余家。二是完善企业综合信息平台。迭代升级宁波企业综合服务大平台,提供政策服务、诉求办理、企服集市、企服通等服务功能,截至2023年12月,共有领码企业29.7万家,入驻服务机构241家,上架服务产品580项,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活动1643场。三是迭代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平台“甬易阳光”,通过应用区块链存证、5G物联网、大数据分类聚类算法等新技术,打造数字交易、智能服务、智慧监管平台,实施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创新,打造“甬可靠”招投标品牌。 3、数据赋能驱动持续强化 一是数据归集共享有效加强。编制实施“一数一源一标准”目录,加强特色专题库建设,建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等特色专题库。在浙江省率先完成数据资源自动开通,数据共享响应时间达秒级,需求满足率达100%。二是数据赋能应用有效加强。积极推进公共数据赋能“助企惠民”等场景应用,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波频道共享政务数据,深入推进简证便民工作,加快推进“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建设。 二、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要坚持需求导向、攻坚破难,系统集成、融合创新,多元协同、资源整合,数字赋能、变革重塑,实现政务服务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整体性重构,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着眼服务体验,筑强基础服务平台 建强线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打造一站集成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实现企业增值服务需求“一口子”受理、“一站式”服务,提升企业办事体验。构建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中枢,横向贯通各领域、各行业的服务体系,纵向延伸工业社区、商业社区、功能园区服务驿站和行业性专业性社会化服务网点,形成市、区(县、市)、街道(镇乡)三级联动、各方协同、融合贯通、一体服务的涉企增值服务体系。升级线上涉企综合服务平台。依托“浙里办”宁波频道,建设市级企业综合服务专区,推动企业办事的应用、网站、移动端等向专区整合。开发涉企综合服务应用,建立线上服务受理、流转、督办、反馈、考评等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整合线上服务资源,连接、融合、贯通各类专业性涉企服务应用,进一步丰富服务场景、优化交互体验,不断提高数据质量,确保应用安全稳定,增强用户使用黏性。 二是紧盯需求导向,拓展增值服务范围 提升科创服务领域效能。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建和科创企业上市等支持服务,强化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科技项目指导服务,丰富宁波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资源对接配置等多样化服务。提高政策服务精准度。强化政策服务统筹协调,迭代升级“甬易办”应用,推动涉企政策谋划、精算、制定、落地全过程一体化集成,推动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实现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快享快办”。提高金融服务普惠度。综合集成信贷、债券、保险、基金、外汇等金融顾问服务,拓展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立足宁波民营小微实体、外向型经济基础,拓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产业链和全领域场景。扩展人才服务覆盖面。推动人才认定、住房安居、子女就学、居留落户、资金补助等服务事项“一站式”服务,推动经营主体招工、员工培训、社保办理、职称评定、劳动纠纷解决、办理退休等服务集成优化。提升涉企矛盾纠纷法治服务。拓展公证、仲裁、法律咨询和援助、企业合规指导、涉企矛盾纠纷化解、类案治理等服务,贯通涉企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推进企业合规从“事后整改”到“全程防控”转变。 三是聚焦共享共用,发挥数据赋能作用 完善政务数据归集治理。打通垂直条线业务壁垒,推动海关、税务、金融、港口、电力等部门涉企数据有效归集,迭代人口、法人、地址、空间、信用等基础库,强化“一数一源”数据标准化治理,加强对涉企政务数据的质量保障和更新维护。推动政务数据高效共享。深入实施数据共享开放“百日攻坚”行动,推动健全省市之间的数据回流机制,提升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和应用效率,推进政务数据更好更快直达政务增值服务应用。推动数据市场化利用。编制公共数据开放目录,提升公共数据开放数量和质量。依法依规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支持企业开发数据产品、数据价值化产业化。加强对企业主导开发产业大脑、数字平台、数字应用等指导支持和数字赋能服务。 四是坚持系统集成,创新增值服务制度机制。 创新集成式增值服务。围绕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等,优化集成各条链上的各阶段要素服务资源,跨阶段联动、多链条融合,为企业提供要素综合服务。建立健全涉企矛盾纠纷“一类事”化解处置机制。推进线索收集、分析研判、登记受理、分流办理、结果反馈到办结回访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创新企业诉求问题“一站式”法治化解决模式。完善集成化服务工作体系。围绕“3+6+1”全方位架构,即夯实政务服务数据中心、能力中心、咨询中心的“3”个中心,集成推进尽心“融合办”、省心“智能办”、齐心“协同办”、暖心“帮代办”、贴心“就近办”、称心“增值办”的全心“6”办政务服务场景,“1”体推进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建设,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大数据管理机构协同推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细、实战实效,形成全市上下联动一体的工作格局,全面构建“全心优办 办就办好”政务服务工作体系,努力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政务服务品牌。 (作者单位: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