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地就医结算服务让群众在异乡更有“医靠”。 |
|
群众在医保服务窗口办理业务。 |
|
我市在全国首推种植牙限价支付政策。 |
2019年1月,宁波市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全市医保事业发展迎来了崭新时代。五年来,宁波市医疗保障局高站位谋划、高水平施策,不断探索先进模式,打通问题堵点,延伸服务触角,将一张张“急难愁盼”的“民生清单”,转化为一份份群众满意的“幸福清单”,交出了温暖的民生答卷。 本版文图 李睿清 甬医保 全民参保 勾勒医保共富新图景 在宁波,人人有医保、家家有“医靠”的美好愿景,正在照进现实。为推进建设“全民医保”城市,我市不断放开参保户籍限制,为越来越多人撑起医保“守护伞”。截至去年底,全市户籍人口参保率达99.63%,实现医保参保政策全人群覆盖。 在宁波,从出生起就可以通过“出生一件事”参加基本医保;就业时,可按规定享有职工医保;生育时,可享受生育保障;在大病等困境时,能得到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多重保障;在年老失能时,可享受长期照护;在支付医保外费用时,还能够得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梯次化解”。 “现在我不怕看不起病,也不怕连累家人了。”家住鄞州的胡师傅今年61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尿毒症等多种疾病,无法正常工作,一年的医疗费用开销超20万元。去年9月,胡师傅被纳入低保范围,获得了医疗救助。在多重医疗保障下,他享受各类报销后,剩余自费部分不到3万元,“一人生病,拖垮全家”的窘境不再。 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共富型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为每名参保人的健康幸福实行全生命周期守护。这一全国领先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正让共同富裕的医保改革成果惠及越来越多群体。 今年初,家住白鹤街道的江女士收到了鄞州区医疗保障中心打入的2万多元生育津贴,这是我市为灵活就业人员报出的第一笔生育津贴。让新宁波人享受医保红利,既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全域共富的重要一招。市医疗保障局及时调整非宁波户籍人员参保政策,出台灵活就业人员与在职职工共享生育保障政策,让更多人感受到宁波城市的温暖与包容。 创新破题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种半口牙、全口牙,简直要拿出老年人半辈子辛苦积攒的储蓄!”曾几何时,种植牙一颗动辄上万元的昂贵价格,让不少老百姓望而却步。为解决好“种牙难、种牙贵”的民生之急,2022年1月,我市在全国首推种植牙限价支付政策,以“宁波经验”为种植牙进入平价时代探路,为国家种植牙带量采购和行业重塑勇担“破局”使命。 “感谢这样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实惠!”新政实施后,受牙周炎困扰多年的杨大爷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顺利种上了五颗国产种植牙,算下来每颗比原来便宜约4000元,五颗牙省下2万元左右。 去年4月起,我市全面落实国家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提质降费措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及超过90%的民营医疗机构承诺实行全流程医疗服务价格调控并执行种植体集采和牙冠竞价挂网结果,将“万元种植牙”回归至5000—6000元的合理区间。目前,全市200多家医疗机构参与并种植“平价牙”近4万颗,为1.8万名患者减轻就医负担约1.5亿元。 “能有专业的护理员上门护理,这样的事,之前想都不敢想。”今年76岁的朱奶奶,家住距离城区60多公里的偏远海岛,一个人照顾重度失能的老伴已经3年。得益于“长护险”的推行,如今,护理员隔天就会上门为老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让朱奶奶一家减轻了不少负担。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不少失能人员家庭面临的困境。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我市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了全域化、专业化、数字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近3万名重度失能人员提供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形成了可复制、可迭代、可持续的长期护理保险“宁波模式”。 2021年,由政府指导、宁波专属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天一甬宁保”横空出世,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之上,为患者的医疗开销再加了一道“梯次化解”保障。陪伴市民走过两年多的“天一甬宁保”,已为不少家庭雪中送炭,2023年惠及参保人超5.5万,涉及金额超2.5亿元,年度总赔付率超过90%。2024年度的“天一甬宁保”再次迭代升级,参保人数超400万,创历史新高。 兜牢底线 守护群众“救命”钱袋子 “卡非佐米的价格从原先5853元/瓶降到了2196元/瓶,一个疗程下来能省数万元。”去年初,这款药品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让更多患者有希望用得起它。而另一款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从70万元一针的“天价”降为3.3万元一针,患者一年的医疗费用从200万元降到了10万元,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得益于我市在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的持续发力。近年来,我市共执行16批次426个药品、18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1669项基本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价格调整,进一步优化价格结构,提升医保基金购买力与使用效率。 同时,我市大力实施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深化住院DRGs点数法付费改革,完善门诊总额控制付费管理办法,制定中医、医疗新技术、国家谈判药品激励措施,让基金支付更加精准。 医保基金是参保人的“看病钱”“救命钱”,守护医保基金安全,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市全面推进医保基金数字化监管,建成定点医药机构视频监控“云监管”系统,创新建立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基金使用“线上+线下”年度报告制度,对医药机构使用基金情况进行“精准画像”,促进行业自律。科学精准的预算绩效管理,让我市连续三年在省医疗保障局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级,在2021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绩效评价中,宁波市本级得分位居全国第一。 服务升级 惠民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以前看病报销总是宁波上海来回跑,现在不管去哪里,一张医保卡就能搞定了。”家住东钱湖镇的姜阿姨出生地、医保参保地在上海,退休后与子女常住宁波,前几年,在宁波看病需要办理转外就医手续,非常不便。2018年起,宁波作为首批长三角地区门诊直接结算试点城市,开通了和上海之间的门诊直接结算,后又开通了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慢特病直接结算。目前,全市已有1265家定点医疗机构、2636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实现了各区(县、市)全覆盖。如今,姜阿姨不管是在宁波、上海还是去外省旅游,看病就医都能“一卡结算”。 数字化改革的成效,让“一卡”升级为更加便捷的“一码”。医保电子凭证的大力推行,让市民只需要刷码或刷脸,就能完成看病就医、医保查询、购买药品的全流程。目前,医保电子凭证已覆盖全市3771家定点医药机构。 “没想到下个楼就可以办好业务,太方便了!”近日,市民徐女士到家附近的一家银行网点办理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便捷的体验让她竖起了大拇指。为回应群众办事难的诉求,我市持续推进医保经办服务窗口下沉,深化“医医合作”“医银合作”“医药合作”新模式,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均可办理基本医保事项,去年共办理基层业务42.5万笔,让医保服务延伸至“家门口”。 “网约护士”上门服务,患者在家医保支付。2022年1月1日起,我市率先开通“医保家付”项目,参保人员在家就能接受上门医疗护理,还可直接用医保支付,让每名参保人在家里就能享受指尖一触即达的医保服务。这些有速度、有温度的举措,打通了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改革惠民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同时得到了中央媒体的频频点赞。 五载栉风沐雨,五年春华秋实。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上,宁波市医疗保障局将继续肩负使命,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优化医保制度政策,提升医保服务水平,推动新时代医保事业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