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建文 春节将近,坚果的销售旺季到了,奉化溪口镇锦溪村的不少农户却高兴不起来,原因是村里的香榧销路不畅。 “往年这个时候,村里的香榧早就卖完了,可这段时间行情特别差,库房里还囤着5000多公斤香榧呢。”锦溪村党支部书记毛金君告诉记者,最近1个多月来,村干部、村民动足了脑筋,动用各种关系搞推销,可香榧还是卖不完。 锦溪村种了近2000亩香榧,是浙江省最大的连片香榧种植基地。去年,村里香榧干果产量近2万公斤,比上一年增长了两倍多。“增产没有带来增收,经营风险却越来越大。”毛金君说,去年香榧价格大跌,锦溪村出产的优质生态香榧,往年200元/公斤客户“抢着要”,去年降到了每公斤140元至160元,还得“贴着脸孔去卖”。 “今年,更多的香榧树将进入盛果期,产量更大,就更难卖了。”说到香榧的销路问题,毛金君不禁连连叹气。 作为浙江省的知名特产,香榧在坚果界处于“塔尖”位置,零售价多年来维持在每公斤200元以上的高位。 但没想到的是,近期市场“风向突变”,记者从我市宁海、奉化主要香榧产区了解到,香榧价格呈现“断崖式”下跌,且销路不畅,榧农收益大受影响。 香榧销售为啥突现“寒潮”?山区榧乡应如何有效应对,有没有好办法走出困境? 从“百元1斤”到“百元3斤” 香榧价格“断崖式”下跌 宁波的白领程旭喜欢吃香香脆脆的香榧,香榧的跌价,让他得以“大快朵颐”。“以前价格太高,只能偶尔买一小罐尝尝。现在香榧价格跟小核桃差不多,我在网上买,已吃掉了好几斤。”小程喜滋滋地说。 在市区一家连锁水果店,店员说,最近香榧便宜很多,买的人也多起来了。 随后,记者查询了几个大型电商平台,发现诸暨香榧零售价多在80元/公斤至100元/公斤,标价超过120元/公斤的已是“顶级货”,标价“百元3斤”的香榧也不在少数。相比往年“百元1斤”的高价,香榧跌价明显。 奉化壶潭村是宁波有名的香榧村,家家户户种香榧。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元告诉记者,他同样注意到了网上销售的低价香榧。“‘百元3斤’的香榧我也买来尝过,能吃,但称不上好吃。”同时,香榧价格的“断崖式”下跌,也着实让他感受到了危机。 香榧的跌价,业内人士早有预感,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猛。 宁海县一市镇林特站站长俞益江是个“山货通”,家里也种着香榧。他告诉记者,香榧树从栽种到结果、收获,前后需要七八年时间。以前种的人少,产量不高,主要产地在浙江诸暨,市场供给有限,导致其多年来价格居高不下。 “但这几年情况不同了。看香榧售价高、利润可观,很多山区乡镇选择种植香榧来调整产业结构。像丽水和绍兴新昌等地的山区,很多农民砍掉竹林、花木改种香榧树。”俞益江说,浙江香榧大面积扩产,这两年陆续进入收获期,产量大增。去年,全省香榧大丰收,比上一年平均增产40%以上。 “香榧树可以产果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年份越长,树越大,产果越多,意味着供应量源源不绝。”俞益江说,供大于求,必然导致价格下跌。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香榧销售亟须“开疆拓土” 宁海黄坛镇是我市最大的香榧产区。目前该镇种植香榧约1.5万亩,进入始果期的约5500亩。2022年,黄坛香榧干果产量约20.5万公斤,去年也是大幅增产。 香榧行情大跌,除了产量猛增外,还与香榧的市场拓展度不高直接相关。宁海“抱玉果”公司总经理娄方青说,香榧是一种小众化的坚果,销售市场局限在浙江省及上海、苏州等几个城市。可以说,出了长三角,很多人根本不认识香榧,更别说买来吃,其市场认知度远不及小核桃。 “另一方面,香榧大多是就近销售。诸暨香榧名气大,可以进入杭州、上海等城市,而宁海的香榧主要在宁波市场销售,奉化香榧的销售范围就更小了。”娄方青说,在销售渠道未能有效拓宽的情况下,一旦产能大增,就会竞相压价。 毛金君说,香榧每5公斤青果可制成1公斤干果。往年农户多靠卖青果挣钱,收购价28元/公斤,最近锦溪村青果收购价降到了22元/公斤。“我们核算过,青果收购加上后续堆沤、炒制、日常维护等费用,成本就要接近140元/公斤。现在我们的售价只能勉强保本,如果市场行情继续下行,村集体就要亏本了。” 据记者了解,在一些香榧产区,销售商的青果收购价压到了16元/公斤,有的干脆不收青果,只向农户收购干果籽料,每公斤才50元。 “如果青果收购价跌到12元/公斤,农户种香榧就没有收益了。”俞益江说,未来几年,全省多地的香榧扩产势头还将继续,价格会不会趋稳,目前还不好说。 发展新品,引入深加工 香榧产业应拓宽“新赛道” 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单纯“卷”价格,看不到出路。 “香榧‘百元3斤’,只会把自己搞死。”娄方青认为,目前来看,利用网销、直播搞低价促销,并不能给农户带来实惠,对香榧产业发展没好处。 “香榧要拼品质,拼性价比。”同样是香榧,堆沤做得好,炒制得法,才会又香又脆。目前,宁海部分精品香榧,还是能卖出每公斤200元以上的价格。 放眼全省,未来香榧产量还将迅速增长。拓市场已成为香榧产区“破难”的关键。销路怎么拓?重在创新! “长期以来,香榧的样子、口味没有变化,而且不好剥,这制约了香榧的销售。”宁海县黄坛镇“开口笑”香榧技术指导员秦剑说,去年镇里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指导“抱玉果”“代代果”等企业购入激光开口机等新设备,引进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开口香榧”,轻轻一捏,便可去壳脱皮,使得吃香榧跟吃开心果一样方便。“开口香榧一面市便大受欢迎,零售价最高可达每公斤300元。” “接下来,我们还准备研发奶油香榧、茶味香榧、巧克力味香榧等新产品,吸引更多年轻女性消费者。”秦剑说,通过拓宽“新赛道”,有助于扩大宁海香榧的知名度,抢占更多消费市场。 增加新的消费场景,让香榧有更多“用武之地”。业内人士说,今后甚至有可能实现用香榧榨油。 嫁接文旅,让香榧作为“伴手礼”走出大山。近年来,奉化壶潭村就在这方面积极尝试。周文元告诉记者,他正与一家食品企业对接,对香榧进行深加工,看看能否像果仁或花生碎一般用于糕点制作。“如果成功的话,香榧的消费量将大大提升。”周文元说,虽然困难很多,但多创新多探索,总会找到新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