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1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山半岛上的“茶马古道”

柴桥芦江水系
“官路墩(登)”地名牌
悠长的鹅卵石古道
柴桥头
柴桥“十三行”旧址
穿山码头旧址
中岭凉亭内景

    位于宁波东部的北仑穿山半岛,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在穿山半岛的座座丘陵间,有一条鹅卵石铺就的蜿蜒古道,从东向西,或翻山越岭,或过桥涉溪,一直通向浙东商贸重镇柴桥。

    这条古道是交通不发达时代半岛东南部百姓从偏远乡村走向山外,既而走向外面的世界进行商贸活动的主要通道。这条商贸古道从明初沿用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历经600年左右沧桑岁月,蜿蜒的古道被后人誉为穿山半岛上的“茶马古道”。

    石志藏 文/摄

    古道的形成

    关于商贸古道的形成,还得从北宋王安石说起。王安石任鄞县令后,即巡视海晏乡的穿山半岛芦江流域,发现当地土地肥沃,十分适宜耕种,但是水患严重,于是对症下药,着手规划整治芦江流域。关于这段经历,王安石在《鄞县经游记》中写道:“癸未,至芦江,临决渠之口,转以入于瑞岩之开善院,遂宿。”

    芦江流域水利整治期间,王安石三次来到现场。水利整治完成后,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物阜民丰,柴桥的商贸活动遂兴。商贸古道最迟在明初已经形成,随着周边居民的增多而渐趋繁荣。

    据悉,商贸古道上的鹅卵石路乃明、清两代陆续铺设,为属地乡村负责规划,当地富商或民众捐助,由从宁海请来的“路师”(专事鹅卵石铺路的工匠)分段分期铺成。这条商贸古道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商贸重镇柴桥。

    柴桥,古时隶属海晏乡,是浙东商贸中心之一。柴桥成为浙东商贸重镇始于宋代,明时得到发展,清、民国兴盛,及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漫长一段时间里,仍闻名遐迩。至今柴桥街头仍然商贸繁荣,行走在柴桥老街,古镇的商贸遗风犹清晰可辨。

    在交通闭塞的过去,柴桥依靠穿山港的海运和穿镇而过的芦江内河航运水系作为进出口,后来又有宁穿公路作为交通要道,与宁波城区及上海、舟山实现商贸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紧临柴桥的穿山港,自清光绪十年(1884年)起,就有客货轮停靠穿山码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穿山海运业最兴旺时期,当时靠泊穿山码头的有宁波轮、利济轮、慈北轮、镇北轮、姚北轮、平安轮、湖广轮、景升轮、瑞云轮、永川轮等。6年后,穿山码头又有新宝华轮、定海轮、平阳轮、哈纳轮、可贵轮、舟山轮、大华轮等靠泊。穿山港还是渔船的靠泊卸货之地,渔汛时节,更是海产品交易的集散地,市场红火,同时带动了穿山道头(即穿山街)饭店、商铺、旅宿业的兴旺。

    古时,柴桥芦江内河航运水系发达。“夜航船”从柴桥头启程,途经霞浦、大碶、邬隘,靠泊育王岭东麓的璎珞河头,再经育王岭到鄞县五乡中转至宁波城区,欸乃声声,见证了柴桥商贸的兴隆。常年往返于芦江柴桥头至璎珞河头的夜航船有10多条。当时柴桥的商贸特点是:运往宁波城区的以“山货”为主,主要是柴桥本地以及郭巨、白峰、上阳、梅山、昆亭、三山等地的棉花、金柑、番薯干、淀粉、茶叶、水果、鲜笋、鱼鲞、蜜饯,还有竹木制品及各种家禽、家畜、野味等;而从宁波城区贩运到柴桥的主要是轻纺工业品,如日用百货、南货、药材等。1939年6月,日寇侵占舟山,上海的大批民用货物只能通过穿山港,续转内河,柴桥成为浙东货物中转杻纽,当时芦江的内河航船迅速增加到50余条,航运昼夜不息,这种境况直至抗战结束,才恢复正常。

    此外,老底子每年的6月至9月,是梅山岛盐碱地2000多亩棉花收获旺季。岛上的4800多担皮棉,均靠郭巨五个乡镇的挑夫,经上梅渡口跨海翻山越岭挑到柴桥镇上售卖,挑棉花的挑夫被称作“棉花客”。棉花客大军浩浩荡荡,绵延十余里,蔚为壮观。

    古道的经脉

    穿山半岛上的“茶马古道”在东、东南方向各有一个起点。东面的起点为峙头洋畔的边陲古城郭巨(明初因抗倭建所城,时称“前所”),并辐射到最东端的峙头长坑村。东南面的起点为与北仑梅山一江之隔的上阳道头渡口,并涉及梅山和舟山的桃花、虾峙、六横、佛渡四岛。陆端分两路分别到北仑白峰小门村风水岭与枫棚岭下汇合(即小门官路东)。其中,郭巨段起始点可延至峙头南北的洋涨岙、升螺、双岙、盛岙和长坑、长柄、大黄石门、中宅、竹湾以及郭巨的后墩、华峙。郭巨段从郭巨新碶头或郭巨老城西门口出发,过石前、狗湾、福明、大岭下、大涂岭、门浦、大小山防、风水岭至小门;上阳段从上阳渡口出发,早期需沿山经过下道头、太平岙、阮家、枫棚、枫棚岭至小门,后期从上阳渡口出发,过上白公路上阳段,焦山下到枫棚、枫棚岭至小门官路东。小门官路东作为汇合点,再沿路经过枫棚岭下、官路墩(登)、叶家、杨梅湾、石佛堂、中岭脚李家、中岭、沙溪、黄土岭、四脚亭(现水芹村),到柴桥上街头的“十三行”(柴桥早期的集贸市场)。

    下山(旧指舟山的桃花、虾峙、六横、佛渡一带岛屿)、梅山岛的百姓或商贩,则摆渡分别从郭巨新碶头、峙头双岙的碧蓝嘴(古渡口,现仅存遗址)渡口上岸,再沿商贸古道到柴桥。

    “茶马古道”陆上部分长50多里(含汇集支路),如果加上海上部分则有100多里。

    数百年间,柴桥古镇的商贸初具规模,人称“西有大宁波,东有柴桥小宁波”。穿山半岛上的百姓或商贩,沿商贸古道,将本地产出的山货、海货等土特产品,手拎肩挑至柴桥交易,出售后,再换回针线纽扣、酱油味精、棉布毛线等日用百货。对那时的人们来说,去宁波城区是出远门,来回路上要花两三天时间,所以很少去。因此,柴桥成了当时穿山半岛上很多人旅途的终点。

    古道的影响

    柴桥商贸从宋、明两代逐渐形成规模,一直至清、民国兴盛。清乾隆年间,柴桥即形成了众所周知的每逢农历“一、六”大市、“三、八”小市的赶集商贸文化现象。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乃至过江隔海的“下山客人”,也前来赶集。“下山客人”除了带来黄鱼鲞、墨鱼鲞等干货外,还有一种叫“佛渡红烤虾”的海鲜产品。烤虾原料透骨新鲜,色泽红润,虾香诱人,闻之满口生津,且价廉物美,因此广受欢迎。市日至,柴桥老街上人来人往,吆喝声此起彼伏,天南海北的货物十分充裕。以至外乡人夸张地说:逢“市日”,柴桥芦江水也要卖三分钱一斤。古镇商贸的兴盛,从中可见一斑。

    兴旺的商贸活动,催生了清末至民国时期柴桥古镇超前的支付结算方式,即赊欠记账,载体是用于记账结算的“经折”册页。当时,柴桥老街上的锦生、正茂、源盛、大纶布店以及其他一些绸布、广货店(多位于现在柴桥头南侧),均使用经折。经折实质上可以视为浙东早期的“信用卡”。

    经折由店家各自发放。持经折的客户到商铺购物,只要写上日期及货物的名称、数量、价格,然后签字即可。不会写字的当事人,可以委托账房先生“记账”,俗称“上账”。然后,店里也会留存一份相应的底账。待到秋收时节或年底,店铺老板就会派出账房先生,上门逐户收赊账。赊账除了现金支付外,也可用收上来的农产品如稻谷、番薯干、秋茶等议价后抵款,相应的实物则由店铺老板出钱雇人挑回。特殊情况下,也可由客户提供自制的经折,此类客户多属当地殷实人家,只要商铺认可,可在整个柴桥街上赊账购物。主人或佣人均可持折购物,通常是认折不认人。

    这一结算方式的创新,实际上是精明商家的“生意经”,通过向“有条件的人”合理赊账,既挽留了客户,又做大了生意。

    说不尽的古道往事

    这条商贸古道虽然不算长,但对古时依靠双脚行走的人们来说,大多数时间还是要消耗在路上。路远的人为了在一天内往返,只能起早贪黑,以至古道上天未亮就有人结伴赶集,而晚上则披星戴月回家。

    商贸古道,旧时也称“官路”,小门村至今还有官路墩(登)地名,它包含官员走的路或“众家路”之意。商贸古道上人来人往,除普通赶集者外,还有鸡毛换糖、零拷酱油、卖排刷粘头树(刨花水)的小贩和卖张网货、红烤虾的小贩,有补缸补碗、打篾箍桶、阉鸡阉猪等形形色色的能工巧匠,因此古道也成为流动的交易场所。

    往返途中,路远的“下山客人”常在路边人家歇脚、喝水解渴、拉家常,久而久之,有交朋友的,还有联姻的,因此也就有了落脚、留宿之处。

    除了与古道边人家联姻外,位于古道中间的小门中岭有中岭庵,旧时周边村子的一些青年男女,为了逃避封建包办婚姻,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晚上,就会在庵里聚会,寻觅真爱,为古道增添了一段人间佳话。

    古道上留下了很多历史风景,凉亭和庙庵是其中的一大特色。从东向西,就有大涂岭(门浦)凉亭、风水岭凉亭、枫棚岭凉亭、中岭凉亭、青垫桥凉亭、四脚亭凉亭等。凉亭,是供行人歇脚、挡风避雨的地方。始建于明代的小门中岭凉亭,至今保存完好,在岭巅披着岁月的风霜,执着地守候着古道。听上辈人说,中岭凉亭里摆有小桌子和茶具,有一李姓老婆婆为来往行人提供茶水。亭边中岭庙置有一些地产,管理庙宇的也是这位老人,靠地租收入来行善。

    据当年居住在中岭脚的老人回忆,中岭凉亭旁原有一碑,记载了古时茶地的佣金之争,是由宁波府判的,立碑时间在清末,现不存。小门中岭脚李姓族人,系明末清初从三门一带迁来,先定居于凉亭附近,后下迁。祖辈以种金柑、茶叶及采草药、斫柴等为生,还在山下种植水稻。农作物收获后,便挑着担子过中岭凉亭,走10多里路,到柴桥街上出售。

    之前,黄土岭下青垫桥凉亭内,有一副对联对仗工整极富韵味,至今流传。对联曰:“青垫桥造月洞式有水成圆无水缺,黄土岭作云梯状逢市热闹没市寂。”这副对联,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年柴桥市日的繁华景象。

    因此,这条古道不仅具有商贸功能,更记录着600多年来江南沿海乡村丰富的民俗风情。

    这条古道也见证了当地人民的苦难。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秋,当地遭遇80多天持续干旱,庄稼绝收,六横岛上旱灾尤烈。海岛人通过商贸古道来大陆逃荒,扶老携幼,形成长队。很多人沿途变卖老木床、火柜等家具,以换取番薯干等杂粮,或将家具带到柴桥集市上换粮食充饥。

    这条古道还见证了两则体现国际主义精神的故事。

    其一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十月,载有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号在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击中。其中的伊文思、法伦斯、詹姆斯敦三名英军,经舟山渔民救助,由定海国民兵团抗日第四大队人员护送,经桃花、六横,到达峙头双岙的碧蓝嘴上岸,经由古道东段来到上阳抗日武装驻地,休整三天后送象山,再转往重庆。

    其二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美机轰炸设在舟山本岛上的日军基地,一机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失控,美飞行员跳伞后降落在峙头海边。当地乡民获悉情况后,将飞行员救起,并通过古道护送至柴桥,再送往当时的镇海县政府。

    古道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烽火岁月,其中的红色故事引人入胜。古道经过的小门村徐家大院,先后有十余名仁人志士投身抗日救亡和解放战争,其中包括徐建农、徐长海“一门双英烈”。另据《镇海县志》载:1949年5月27日至5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挺进穿山半岛,国民党县政府及守军溃逃梅山等岛屿,又至舟山,后至台湾。我军与国民党溃逃部队分别在柴桥黄土岭、山防风水岭与门浦大涂岭发生战斗,双方交战激烈,至今,大涂岭上还有一座无名烈士墓。

    商贸活动还催生了古道上唯一的邮政代办所和茶叶初制厂。从小门中岭脚走出去的著名作家李建树的老家就在古道边,他专门写过《邮政代办所》和《茶叶初制厂》两篇回忆文章。

    李建树在《邮政代办所》中写道:“我父亲小时上过私塾,粗通文墨,为了方便父老乡亲,就与镇上邮电员蔡先生商量,小门中岭下的信件就由我家代为受理,在我家挂一块‘邮政代办所’的牌子就行了。也不拿工资报酬,一心只为父老乡亲服务。蔡先生一听就大为高兴。邮政代办所的名声在外,平时来寄信、寄包裹的人就慢慢多起来了,为了方便大家,父亲就自己垫钱到柴桥邮电局买来不少邮票,挂在板壁上。来寄信的人付8分邮资,扯一张邮票贴好就行了。下午蔡先生一来,将来信往我家一放,再将要寄发的信件往邮包上一塞就可以往回走了,真是方便了很多……”

    《茶叶初制厂》中有一段文字写得十分生动:“有一段时间,父亲忽然不知去向,后来才知道受村里委派到绍兴去开会,学习制茶去了……过不了几天,父亲就回来了,他还带回了一台做茶叶的机器,叫‘茶叶揉捻机’。那机器就放在我家老屋的堂前,我爬上去仔细观察了一番……茶桶内可放进四五十斤鲜茶叶,放入茶叶之后转动螺母让桶盖紧紧地压实里面的茶叶,然后叫来四五个力气大的男劳力面对面地站定,用双手推着茶桶在磨盘上绕着立柱连续地回转研磨。桶内的茶叶因为受到挤压和研磨,很快就被揉出了汁水,并自然卷曲成条条茶丝。”

    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穿山至郭巨的329国道修通,热闹了几个世纪的商贸古道才繁华落尽。尽管如此,这条商贸古道在漫长历史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衍生的诸多故事,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