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市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1月20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培育3000家省级科技型
中小企业的战略考量

链主企业需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通讯员供图)

    记者 殷聪 

    今年,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培育企业的目标数被定为3000家。

    这已是宁波连续4年将这一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培育的目标数量也从2020年的2000家提升至现在的3000家。

    为何宁波如此重视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3000家的培育目标如何实现?正在参加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有自己的答案。

    为何如此重视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市人大代表、浙江开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慧明看来,只有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才能汇聚全域科技创新的更强合力。

    作为一名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吴慧明深知创新的重要性,也了解企业创新的不易。

    一方面,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必然要有拿得出手的“绝技”。

    另一方面,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仍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对企业是创新主体的认识不够,支撑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滞后,企业创新成果落地难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这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吴慧明坦言,宁波正全力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这既需要龙头企业的“大象起舞”,也需要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类“蚂蚁雄兵”。

    为此她建议,宁波应聚焦企业动能,提升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信心,聚焦成果转化,打通创新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要推动企业从“底层实践”迈向“顶层设计”,发挥企业“答题人”“出题人”“阅卷人”的作用,加快形成“四链融合”的创新生态。

    要重视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也要重视企业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定位。

    当前,未来产业已成为各地拼经济、谋长远的重头戏。它们将打破传统产业的边界,融合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

    在宁波,未来产业已纳入“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框架,提出到2027年,培育形成一批未来产业群。去年9月,宁波再次将前沿新材料、未来智能、元宇宙、未来能源、空天科技、未来海洋、量子科技、原创新药及未来诊疗等9大领域作为宁波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力争把宁波建设成为未来产业创新先导区、场景应用示范区及融合发展示范区。

    “按照计划,宁波将以超常规举措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足见未来产业对宁波的重要性。”在市人大代表、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吴韬看来,全力抢抓未来产业新机遇的宁波,更加需要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鼎力支持。

    诚然,宁波庞大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中,2.3万家省级、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宁波科技创新的基石。

    因此,吴韬建议宁波对“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的谋篇布局,制定全面、系统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强化、明确企业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宁波应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拉长人才培养短板,重点支持高层次研发人才培养,依托高能级科创平台与企业的联动,完善创新生态体系,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催生企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

    如何实现“小目标”

    去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意见》特别指出,在链式融通创新方面,要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供应链,推动上下游资源共享、协同攻关,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市政协委员、宁波大榭开发区天正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岩看来,宁波要实现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的快速提升,同样离不开链主的引领与带动。

    以模具行业为例,模具行业处于产业链上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种类众多,涉及绝大部分工业领域,业务遍布全球各地,产业贯通难度大,企业产业链协作动力不足。

    张小岩认为,宁波应加快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链主型”企业的实施意见》。以模具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为试点,梳理全市产业链主企业名单及行业职责;鼓励银行创新产业链信贷产品,加快培育链主企业及产业链创新共同体,带动整个产业创新升级。

    要链主带动,也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创新型中小企业与普通的中小微企业一样,同样面临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困难与挑战。

    “宁波要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市政协委员、宁波耀升工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红飚认为,宁波应构建科技创业有资助、技术创新有支持、贷款融资有担保的政策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生态。

    比如,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的税负,减轻企业的负担。政府还应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提供包括低息贷款、担保等多种形式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制定政策的目的是撬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靠的是‘四两拨千斤’。宁波的扶持政策不能过期不候,而是要瞻前顾后。”陆红飚认为,特别是针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问题,要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和管理支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