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逯耀东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日期2023年10月 |
逯耀东生前多次往来海峡两岸,遍尝多地特色美食,写下了不少饮食札记和探访随笔,并结集成《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一)》一书。 作者写口腹之物,述风土人情,赋予了“吃”与众不同的凡俗意趣。他去北京,下江南,访关中,入中原,返台北,可谓深入美食腹地,大快朵颐了一番。他深谙各地特色吃食的驻地,如他去苏州时,总会吃上朱鸿兴面店里的焖肉面。那里的焖肉不用硬肋,肉丝必选后腿,见热即融,入口即烂,保留着清爽甜糯的口感,堪称面中妙品。还有香港的加连威老道,过去有许多专售江南食品的南货店,供应冬笋、荠菜、黄泥螺等特产,以便南下之沪人一解莼鲈之思。如今,随着老一代上海人的凋零,加之两地往来方便,南货店逐渐消失,成为香港社会饮食文化转变的标志之一。 不过,对于吃食的研究,尽管有沧桑变化的孤寂感,但更多时候是一种恒长的雅趣。至于肚大能容,显然不限于饮食。逯耀东先生把寻访到的饮食经验与文学典籍贯通,漫谈历史名城的饮食经,铺陈诗词文赋的品馔谈,尽显背后蕴含的典雅之乐。 逯耀东先生曾说:“味不分南北,食不论东西,即使粗蔬粝食,照样吞咽,什么都吃,不能偏食。而且所品尝的不仅是现实的饮食,还要与人们的生活与习惯、历史的源流与社会文化的变迁衔接起来成为一体。”为此,他格外注重菜肴的流动和迁移,结合史学考察和人文阅历,诠释了饮食的“前世今生”。如北宋时期政治与经济结合的大都会——东京汴梁,美食种类繁多,几乎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佳肴。这是因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后,南食得以顺利北传,再加上繁荣的商业经济,吸引了大批外食人口。他们辗转街市,购取食物,促成了饮食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的盛况。(推荐书友:赵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