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 2024年寒假期间,长沙全市252所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记者注意到,除了长沙,上海、青岛等多地也宣布寒假期间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1月31日《北京青年报》)。 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存在不足,尤其公共体育设施的匮乏成为当下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从这个意义上说,寒假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更具现实意义。学校体育场地要放得更开,这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题中应有之义。 学校体育场地要向社会开放,已达成社会共识。相关依据不少,比如,2017年,教育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明确场馆开放学校的基本条件和场馆开放时间,合理确定开放对象和开放场馆名录等措施。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鼓励地方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运动场所。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实践例子更多。不只是长沙、上海、青岛这些大城市,一些小县城的学校体育场地同样向社会开放了。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事业单位体育场地面积在全国体育场地面积中占比最大,超过40%。但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仅为三成左右。一方面是严重短缺的体育场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长期使用不充分。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学校没有后顾之忧地开放才是关键。 第一,保障开放的资金。学校体育场地开放,需要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向社会开放。毕竟学校内部开放和向社会开放是不同的概念,技术保障也不一样。比如,安装监控系统、设施损坏及维修、开放所涉及的管理费用均需资金保障。第二,安全责任分配。在学校体育场地发生损伤事件,谁来负责?厘清责任归属,不让学校承担主要责任是必要环节。第三,体育场地的科学管理,应从规范着手。这需要制度、措施以及居民的文明素质提供保障。 当下,在学校体育场地寒假开放的具体措施上,有的地方是针对公办学校,有的是全面开放,有的是有限开放。总体来讲,以前有不少学校开放体育场地,多限于操场,而且开放的时间不长,至于室内体育馆及体育器材基本上不可能让居民使用,这表明学校是有顾虑的,同时也表明相关资金未能到位。 只有彻底解决学校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学校的权益,解决学校开放体育场地的困难,才能让学校体育场地放得更开。如果开放后,学校要承担太多的责任和经济压力,积极性自然就不会高,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就只能在小范围内开放,离群众的需求会有很大的距离。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更规范更安全更科学,才能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