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2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智造创新之都,
需要世界级的想象力

——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兆安

张兆安
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民建中央原委员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
位于宁波东部新城的浙江创新中心。
(浙江创新中心供图)
宁波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殷聪 摄)
镇海炼化。(杨赵坤 摄)

    记者 殷聪

    制造业是宁波的当家产业,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当前,宁波经营主体近140万户,创业密度高,民营经济发达,规上工业企业超万家,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这些是宁波制造的底色。

    然而,制造业高端化不足、高新技术占比少、产业层级总体偏低的短板仍在,缺少龙头企业、人才底子先天薄弱、产品品牌力不足、企业知名度不高等瓶颈,也制约着宁波制造业的发展。

    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宁波如何迸发更强大的力量?如何才能破解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提升宁波制造的品牌影响力?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兆安。

    传承 关键词:传统产业提质

    记者:宁波是全国首个制造强国战略试点示范城市,制造业基础扎实,产业门类齐全,拥有11个“产业之都”称号,绿色石化、高端装备、新材料、纺织服装、文体用品等产业实力雄厚。但与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比较,宁波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针对自身的短板,宁波正大力培育“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请问您对宁波总体的产业布局有何看法?下一步,宁波应该在哪些产业上重点发力?如何克服“成长的烦恼”?

    张兆安:阿拉宁波人自然会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宁波制造业发达,是当地最为亮眼的一张“金名片”。这张“金名片”,得益于宁波良好的地理位置。

    在深水良港的催动下,宁波民营经济浪潮涌动,开放优势明显。背靠长三角腹地,也让宁波制造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的最前沿。当前,宁波重点布局的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磁性材料、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等产业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起步早,有先发优势,往往也会更早地面对“成长的烦恼”。

    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这不光是宁波的发展瓶颈,也是长三角乃至全国各个制造业大市的发展瓶颈。

    如何破局?上海的答案是加快构建“2+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继续加大经济总量,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其中,“2+2”是两融合、两转型。首先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其次是所有产业尤其是上海的传统产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

    “3+6”,即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培育上海有特点、有基础、有优势的六大重点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未来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

    “4+5”,即培育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抢先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和未来空间五大未来产业方向。

    不难发现,上海“2+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传统优势产业及未来产业两者紧密关联、不可分割,并实现了串珠成链。比如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及智能终端、未来智能;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及未来健康等。

    宁波同样如此。要齐抓共管,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并将其串联成线、集聚成链。

    当然,这些产业规划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政府部门及时根据当地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调整。

    在常调常新的同时,通过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等方式,以传统优势产业带动宁波制造体系的提质升级。

    比如,宁波绿色石化、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有基础、有实力,应当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引领三大产业向未来能源、未来汽车、未来材料转变。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宁波可以学习借鉴上海、深圳等城市“工业上楼”的模式,向天空要空间,大幅度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不光是物理集聚,更要充分发挥“工业上楼”的产业集聚效应、人才虹吸效应及科技创新的产业公地效应,在“工业上楼”的同时让企业之间产生化学反应。

    我知道浙江等地也在进行大胆尝试与探索,“亩产”“亩均”这类农业术语已逐步被应用于工业领域。

    这两年,宁波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发展新逻辑,按下了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快进键,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在加速“腾笼换鸟”的同时,宁波应继续放大传统优势产业的作用,不是简单地腾与挪,而是借着“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春风,带动传统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升级。

    破局 关键词:科技创新

    记者: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您认为,宁波应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兆安:最近一段时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正迎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密集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各地各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打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将锚定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劲新动能。

    上海同样如此。从国产大飞机C919一飞冲天,到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入海,如今的上海,已经成为全球少有的既能造火箭、飞机,又能造邮轮、汽车的高端装备城、“全球动力城”。

    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的上海,正倾力打造从“0”到“100”的科创链条,以创新策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宁波要做大做强制造业,不仅需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从“0”到“100”的科创链条,以创新策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且要通过科技创新承载区、科创重点区域、科创中心的链式布局,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

    与此同时,宁波要加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科创公共平台的建设及高校院所的培育。

    近年来,科技创新之所以成为上海的新王牌,是因为科技创新承载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建设发展,上海科创中心的六大功能承载区(张江核心区和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得到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上海出现了一批新的科创重点区域,比如松江G60科创走廊、青浦市西软件信息园、奉贤东方美谷等。

    在科技基础设施方面,上海也有不少典范与案例可供宁波学习与参考。比如上海光源,自2009年建成开放以来,上海光源不仅孕育了许多重量级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不断赋能上海产业的提质升级。

    当前,宁波正以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甬江科创区,支持甬江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支持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加快形成战略科技力量,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也正加紧推进中,未来的潜力很大。但宁波需要的是持之以恒地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在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方面,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同样值得宁波借鉴。在该园区内,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被统一纳入培育库,辅以金融、人才、科技等方面的支持,成功助力其茁壮成长。

    截至去年底,该园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已达65家,占苏州市的四分之一,排名全市第一。

    融合 关键词:亮出城市新名片

    记者:宁波制造业虽然基础扎实,但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您认为,宁波应当如何迎头赶上?

    张兆安:宁波是计划单列市,有它先天的优势。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领军型企业、龙头型企业仍然比较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缺位。

    如何补上这块短板,1000万的城市人口是关键之一。

    只有人口基数突破千万,才能发挥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才有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可能性,通过增强与宁波制造业的契合度,为宁波制造阔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在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也是宁波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既然宁波已提出要实现世界500强“零的突破”,就要瞅准目标、下定决心。

    当宁波真正引进、培育了一家龙头企业,并成功实现世界500强“零的突破”时,宁波整体的城市格局也将得以提升,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宁波落户。

    在不少人眼中,宁波人低调、务实,但在城市名片的打造上,需要进一步开动脑筋、花费心思。

    当前,宁波正全力建设全球智造创新之都,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宁波制造前途广阔。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宁波正面临南北挤压、东西分流、区域分割等新挑战,要实现新的目标,宁波不仅要对标国内其他城市,同时要以国际视野抢抓新风口、抢占新赛道,要有世界级的想象力。

    其中,产业名片的打造将是宁波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赋能经济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产业名片在凸显区域文化、产业和城市特质,推动文化资源有形化、价值化的同时,也有助于特色产业的集聚及区域产业形象的树立。

    宁波不光要继续擦亮制造、开放、港口等原有的城市名片,还需要紧密联动长三角,亮出更多有宁波特色的区域名片。

    在这一点上,上海仍走在全国前列。目前,上海不仅拥有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大中心定位,松江、青浦、张江也分别亮出了长三角科创走廊、长三角数字干线、长三角药谷等区域名片。

    在这些区域里,企业既能找到平台伙伴,又能找到上下游同行,还能找到终端用户,产业生态才能加速形成,才有产业集群式发展壮大的可能性。

    不光是上海,部分城市已先行先试。如武汉·中国光谷、杭州·中国视谷、合肥·中国声谷和江油·李白故里·特材新城等。这些区域名片的打造,不仅树立了区域优势特色鲜明的产业形象,也为区域经济的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作为武汉制造业品牌和实力的象征,这张产业名片不仅为武汉相关制造业品牌提供了保障,也让其成为光学电子领域创新和产业高地的代名词。光谷的成功打造,让武汉得以不断集聚相关产业的资本、人才及企业,形成虹吸效应。

    宁波制造业基础扎实,产业门类齐全。虽然大而全,但缺少一张独特响亮的产业名片。群星璀璨,唯独缺少最亮眼的那一颗。

    尽管此前宁波拥有11个“产业之都”的称号,但即便是宁波人,也很难说上几个,缺少认可度与品牌效应。

    宁波需要毕其功于一役,调动各方资源,走出一条彰显区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的路子,聚焦发展定位,打造独特的产业名片。

    与此同时,宁波应调动更多的资源,紧密联动长三角,成立更多的产业联盟,通过更多的活动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走进宁波,了解宁波的新变化、新方向,让更多的人见识到宁波制造的硬核实力。

    记者手记

    每个个体、每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形象与特点,宁波制造亦是如此。在不少人眼中,宁波制造业企业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扫地僧”,低调内敛又武功高强。

    正是拥有一批扎得深、稳得住、能创新的“扫地僧”,才让宁波制造在全国拥有属于自己的定位与特性。

    然而,再强的高手也存在自身的短板。如何更好地把“短板”变成“跳板”,把“潜力”变成“实力”,是下一步宁波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擦亮宁波制造这张“金名片”的关键。

    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要两手抓,使其串联成线、集聚成链;要通过科技创新承载区、科创重点区域、科创中心的链式布局,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要紧密联动长三角,亮出更多具有宁波特色的区域名片……

    尽管专访的时间并不长,但这些不同视角下的建议值得深思与借鉴。

    未来已来,如今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融合的机遇期,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宁波制造时不我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