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理论周刊·社科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2月2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谋划建设
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路径选择

    市社科院课题组

    宁波要有服务“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的自觉和使命,旗帜鲜明地把“打造独具港城文化魅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市”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宁波的文化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宁波文化的引领力、辐射力、创新力和吸引力,争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城市样本。

    一、加强顶层设计,激发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引领力

    一要以更高站位布局谋划。站在服务“国之大者”和区域一体化发展高度,制订推进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定位、近中远期目标、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强化重要文化设施、文化空间、文化产业支撑,完善重大文化项目推进落实机制等。

    二要以更强合力探索新路。发挥政府和市场、国企和民企共同优势,坚持规划谋划、投资建设、内容生产、策划设计、运营管理并重,走出一条党委有谋、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责的文化发展新路。强化财政、税收、科技、人才政策和文化政策的衔接,强化长远规划和年度政策的衔接,形成政策合力。

    三要以更大胆魄突破瓶颈。着力破解投入和人才两大瓶颈。科学设置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增长比例,确保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制订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把文化社科人才纳入甬江人才工程,推进“文化艺术新秀”人才工程,实施“青年文旅优才”培养计划,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政策。

    二、擦亮文化品牌,凸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辐射力

    一要彰显“海”的韵味。加快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和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质性启动百里三江文化长廊优化提升工程,系统挖掘全市域海岸线海防文化遗址,串点成线打造海防文化带,谋划建设东海海防博物馆,打好“海洋文明起源地”“海丝活化石”“中国海防文化第一城”三张海洋文化牌。重启国际港口文化节,聚力打造一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国际港口文化节,整合现有中国(象山)开渔节、海丝文旅博览会、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等与海洋相关的节庆活动,作为港口文化节的重要活动板块;学习汉堡、鹿特丹国际港口节的举办经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呈现“滨海宁波 扬帆世界”的丰富场景,形成对标国际一流的全国城市标杆文化节展。

    二要提升“帮”的温度。坚持“四个并重”——企业家和院士并重,新老宁波帮并重,沪港宁波帮并重,海内海外宁波帮并重,着力打响宁波帮文化品牌。高水平办好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改造提升宁波帮博物馆,升级宁波帮文化公园,以镇海庄市老街改造城市更新项目为契机,谋划建设宁波帮特色文化街区,将庄市打造成在海内外具有强大感召力的商帮文化核心区。

    三要展示“学”的魅力。深入实施宁波文化研究2.0工程,以宁波学的构建为重点,以建设文化高地、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深入挖掘阳明心学和四明学派、姚江学派、深宁学派、经史学派的当代价值,让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广纳博采、开放创新成为宁波城市人文精神内核。强化学思用一体推进,把文化研究和传播、展示、体验结合起来,实施“宁波名人”风采弘扬计划,建设名人馆、名人园、名人街,让学术文化和名人精神遍布三江六岸。

    三、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创新力

    一要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新规划管理体制,在空间总体规划制订中充分体现宁波的文化元素,提升城市气质。统筹全市文化资源管理,集约集中做好重大文化资源开发保护、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统筹。结合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改造,优化文化空间布局,推动特色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品牌建设落地。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提高国有文化企业规模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要不断强化文化产业创新。学习深圳经验,拓展数字文化内容业务,力推制造与创意设计、数字技术互促共生。鼓励大丰实业、新文三维等重点文化制造企业延伸产业链,重点培育发展数字创意、数字新媒体、沉浸式艺术展等新模式。坚持专业公司运营专业园区,引导宁波国家广告产业园、和丰创意广场、民和产业园等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推动建设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鼓励文化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建设专业化的文化产业园,培育若干领军企业,加速推动大丰实业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1—3家企业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

    三要大力推进文化平台创新。搭建文化智造云平台,依托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进文化装备云、文具云、玩具云等专业化云平台建设,建设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共享产业服务平台。搭建大型文化中介平台,培育组建各类文化中介组织,鼓励一批有基础的文化中介机构不断向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四、坚持文化惠民,增强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吸引力

    一要优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水平。优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保障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使宁波标准达到“省内一流、全国领跑”。积极引领和参与长三角、宁波都市圈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公共文化场馆社保卡一卡通全覆盖。

    二要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空间。加快市非遗馆、新音乐厅、新文化馆、天一阁南馆等地标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进度。深入实施文化新空间“十百千”工程,建设提升一批具有港城鲜明标识度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构建“15分钟高品质文化生活圈”。推动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数值达到长三角领先水平。

    三要构建深入居民生活的文化消费场所。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叠加文化休闲、主题旅游、商业零售等功能,积极引导社会主体参与文化市场构建。大力发展独立书店、私人画廊、民营博物馆等个性文化空间,构建一批文化品位和商业服务高度融合的高品质文化消费场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