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孙晖 孙肖 2月21日 阴有雨 走进北仑郭巨街道福民村,青山环绕、绿水相拥,仿佛置身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在紫微湖畔见到村民朱世波时,他正在自家崭新的湖景民宿里忙碌。 “正月初一就试营业了,入住的客人挺多,大部分是因‘仰慕’我们村的‘艺术范’而来。”朱世波边说边向院子里聊天的客人报以热情的微笑。 今年50岁的朱世波,是上世纪90年代郭巨第一批“走出去”做灯具生意的“郭商”之一。“前几年过年回来,发现村庄不但环境美了,还很有艺术氛围。”这让朱世波萌发了在故乡的田园山水间投资民宿的“二次创业”想法。 “我也算玩了把跨界,幸好有‘启蒙老师’,不然哪懂那些艺术门道呀!”朱世波说的“启蒙老师”,是紫微湖畔两栋网红艺术民宿紫微1号和2号,它们的背后站着一群人——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和宁职院艺术学院的师生。 “通过艺术改造和赋能,提升福民村的建设品位,为乡村振兴另辟‘蹊径’。”村党支部书记蔡祖群说,“我们与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实施‘艺术家驻村’行动,谋划打造紫微湖‘青年艺术谷’。” 紫微1号、2号,便是高校师生用艺术“福民”的试水之作。 从室外院落到室内装修设计,从挂画到艺术陈列,紫微1号、2号既融入了郭巨抬阁等当地非遗民俗文化,又加入了年轻人喜欢的各类时尚艺术元素。客房不仅能一览窗外山湖海等美景,还有年轻人热衷的桌游…… “高校还给村里留下了一笔特殊的‘财富’。”蔡祖群告诉我们,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执行院长陆海特地给了他一份建议书,其中有村庄如何进行艺术赋能的整体规划,也有民居、民宿设计改造的规范化建议,“现在村里民居要设计改造,都要遵循这份建议书的内容。” 高校师生激活的,不仅是民宿、民居的“艺术范”,还有全村的艺术创造力。 平日扛锄头的村民成了乡建艺术家,就地取材,将旧石块、废轮胎、破瓦片变成一个个微景观,串联紫微湖、寻梦亭、母子樟、三多屋等点位,形成“紫微十景”风景线;村里通过高校引入园艺设计等专业人才,带领村民打造艺术特色庭院,目前已完成巨美小院、水车庭院等特色庭院23个。 在艺术链接、催化下,福民村成为野趣露营、公司团建的胜地,文旅融合风生水起。“目前,村里有1个休闲农庄、5家民宿,年接待游客5.2万人次。全村旅游从业人员逾100人,去年村民人均收入3.9万元。”在蔡祖群眼中,福民村的艺术“福民路”,正越走越宽…… 村庄名片 福民村位于郭巨街道城外片,由紫微岙、中透、岙门口等6个自然村组成,共有313户829人。近年来,该村相继获评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宁波市新时代美丽乡村梳理式改造村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