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广春 春节期间,张先生在游览武汉植物园时,发现园内花境大道附近的树林内、水渠边设置了好多处玻璃护栏。玻璃护栏大多一米多高,大部分玻璃光洁透明。张先生认为,低飞的鸟儿可能会撞上玻璃护栏,危及生命,建议对透明玻璃进行适当改造,防止鸟类误撞。对此,武汉植物园表示,将采纳其建议,对园区内的玻璃护栏进行防鸟撞改造(2月22日《武汉晚报》)。 这一互动,彰显游客与园方的爱鸟共识,是全社会积极营造优良鸟类生息环境的缩影。 爱鸟,应该了解鸟,知道鸟的生存轨迹及规律。鸟类看到反光玻璃上映照出的植被、天空等环境,会误认为玻璃上的地点可以到达,因此与玻璃发生撞击;透过透明玻璃,鸟类看到另一侧的植物或空间,也会误以为可以穿过玻璃到达对侧。如此,快速飞行的鸟类一旦撞上玻璃,往往会直接死亡。相关研究表明,误撞玻璃是由人类导致鸟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家猫捕食。 不难看出,对鸟类而言,玻璃护栏、玻璃幕墙是不友好设计。减少鸟撞玻璃,就要改变玻璃的反光或者透明度,不让护栏、幕墙危害鸟类安全。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给玻璃加上间距为5厘米×5厘米、直径1厘米的圆点矩阵贴纸或间距10厘米的垂直线贴纸,以有效防止鸟撞。像武汉植物园在护栏玻璃上贴上树木的介绍文字和图案,也具有防鸟撞的作用。 人类的一件小事,鸟类的一件大事。在过去500年中,有279种鸟类消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方面作用显著。人类对鸟类不友好,让鸟类面临危险、濒临绝境,是一种自我惩罚。 《世界保护益鸟公约》将每年4月1日定为“国际爱鸟日”。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报告,要求各地认真执行,并确定每年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1992年,国务院批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进一步彰显了我国依法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普及爱鸟知识,提高人们对护鸟的认识,不应只在“爱鸟日”“爱鸟周”,而应形成更广泛的认识、采取更切实的行动。就此来说,武汉植物园防鸟撞改造行动,意义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