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期间三江六岸上演灯光秀 |
苏勇军 王雨桐 王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春节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总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憧憬。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价值观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积淀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沉淀着民族的历史与进程,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提高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传承水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毋庸讳言,现代化促使人们改变了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价值,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化”与“矮化”;人们在传统节日中的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变成了间接参与、间接体验;再加上受商业利润最大化因素的制约,原本充满生产生活气息的节日内涵受到冲击,现代媒介在利益驱使下所制造出来的模式化、批量化的“人工狂欢节”则大行其道。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发展基本路径的揭示,也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与实践指南。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发展,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之内在要求。 一是加大资源调查力度,着力培育特色文化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调查,全面摸清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深入挖掘传统节日在内的非遗元素,解析文化现象,提炼文化要素,建设“传统节日文化基因库”,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为契机,加强对传统节日、节气等知识与实践的研究利用,将其优秀的价值观念深深根植于大众生产生活,弘扬传统民俗,推进传统节日类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持续开展非遗年俗短视频大赛活动,精心策划各具特色的新春文旅活动,全面展示“最美中国年”的独特魅力,逐步形成品牌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加大文旅融合力度,着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把握文旅融合机遇,支持发展各类传统节日民俗节庆活动,通过创意设计,促进传统节日民俗、节庆与旅游休闲相结合,持续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通过“老”文化+“新”体验,创造出一种兼顾文化品位和现代美学的文旅新生活方式,开启新时代全新的文旅体验场景;深挖各地特色节日文化内涵,结合传统节日习俗,打造节日旅游特色体验线路,如整合“嘉兴海宁(硖石灯会)—杭州拱墅(运河元宵灯会)—绍兴柯桥(社戏、祝福)—宁波宁海(前童镇元宵行会)—台州临海(台州府城元宵灯会、台州府城小吃)—温州泰顺(百家宴)”等,打造“浙里年味”江南之旅精品线。 三是加大民众参与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节日文化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文化建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发挥各类文化场所在传统节日宣传展示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非遗馆、非遗传承基地、文化馆(站)、博物馆、传统工艺工作站、农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机构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传统节日传播推广;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整合各地民俗活动,策划组织富有特色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充分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引导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体验节日习俗,形成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需求。 四是加大信息化发展力度,着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创新,要积极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创新开发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超越时空的沉浸式、交互式文化新体验;要把握年轻一代审美与消费取向,突出民族特色,体现人文情怀,设计推出传统节日特色数字文创产品,丰富文化消费服务供给,展现传统节日独特文化魅力,让传统节日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潮”起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加大走出去力度,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抓住世界各国日益关注中国发展、希望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性机遇,把优秀传统节日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把继承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建好用好各类新媒体平台,推动传统节日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努力塑造更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本文系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20BH14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中法联合学院、宁波市文旅融合发展与国际传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