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习惯过紧日子

    毛海清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这既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一个方面,又是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每一个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过紧日子”的内涵和意义,以积极的态度、自觉的行动,彰显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过紧日子”的要求,不是现在才有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负增长。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我们党在一百年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包含其中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铸就了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伟大情怀。从井冈山时“红米饭、南瓜汤”、长征中“吃草根、煮皮带”、延安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坚持“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到“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要求,无不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折射出信仰的光辉。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他从中国共产党人极其俭朴的生活中,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并称之为“兴国之光”。时至今日,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艰苦奋斗过“紧日子”,还是大手大脚过“富日子”,表面上看是生活方式问题,说到底,是党性原则问题、理想信念问题。

    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成由勤俭败由奢”,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工作路线来保证。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军人要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至关重要,一个组织如果挥霍浪费成风,必然导致政治方向出现偏差,甚至完全迷失。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甘苦与共“过苦日子”,会更好地取信于民,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而我们党内有些干部,多是由生活上的腐化,发展到政治上的蜕变。所以说,勤俭节约作风是“防腐剂”,可以防微杜渐、治病救人。

    “要习惯过紧日子”,当然不是让大家继续穿打补丁的衣服和吃糠咽菜,而是要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民生改善同频,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把生活标准调整到最低,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现在中央再次强调“要习惯过紧日子”,也说明有的干部还不那么习惯,有的地方没有把过紧日子的要求真正落实到位。面上的奢侈没有了,内里的浪费还存在;花钱,形式上合规了,绩效却让人怀疑。如有的地方刚脱贫,就花巨资打造雕塑地标,有的地方政府采购“天价”办公用品的新闻屡有发生。大手大脚的习惯真的要改、讲究排场的观念真的要变。

    “习惯过紧日子”,需要建立规章制度,约束大手大脚的行为,培养精打细算、量入而出的作风。而思想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如果忽视思想建设,再好的制度也会落空,成为摆设。“习惯过紧日子”,还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从根本上解决为谁管钱、怎样用钱的问题。对于追求享受、以奢为荣,不讲效益乱花钱的党员干部,要严肃批评;对于违反规定、脱离监督,大搞铺张浪费的人和事,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