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3月2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厨余垃圾资源化大有可为

工作人员对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出物的样品进行称重。(通讯员供图)

    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齐琳 

    上周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宁波观测研究站里热闹非凡,宁波外国语学校和惠风书院的部分学生在这里种下一株株杜鹃。

    “同学们,这些杜鹃是用厨余垃圾发酵后的产出物栽培的,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培育。”提供杜鹃苗木的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侃恺说。

    目前,宁波一年可利用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出物重量约4万吨,按照每亩农田0.5吨的使用量计算,可覆盖8万亩耕地。

    5个监测点守护土质

    谢侃恺拥有30亩杜鹃种植基地。2022年以来,他的基地被选定为宁波市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出物田间应用长期定位监测点,监测的作物为杜鹃,市级财政每年投入7万元,用于监测点的日常管理维护。

    在宁波,像这样的长期定位监测点共有5个,分别设在北仑、江北、奉化、宁海和象山,主要监测作物为苗木、蔬菜、粮油作物和水果,监测指标包括土壤质量和安全、农作物食用安全、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等。

    据宁波市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中心农村建设科科长齐琳介绍,从2022年底设立至今,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出物田间应用长期定位监测点已完成了一个周期的监测任务,共采集土壤和农产品样品495个,获得有效数据6002个,施用资源化处理产出物1.5吨。

    “厨肥”为农作物添营养

    技术人员说,厨余垃圾通过发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出物的形态有液体酵素、固液混合态沼泥、纯固体沼渣和阳光房堆肥等。除酵素外,其他产出物的主要成分为有机质和氮磷钾。

    “种植花木每年带走大量肥沃表土,一方面会造成泥土流失和耕地贫瘠,另一方面土壤有机质等指标也会发生变化。”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宁波(北仑)中科海西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副教授李雅颖说,将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出物应用在苗木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加作物的营养。

    谢侃恺说:“用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产出物种植的杜鹃虫害比较少,分枝多,长得快,价钱卖得更好。”

    江北卉秾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峰磊是江北长期定位监测点的负责人,经营着近30亩蔬菜基地,一年种植的蔬菜品种有10余种。他告诉记者,给蔬菜施用的肥料都是从宁波首创厨余垃圾处理公司运来的沼泥。以冰菜为例,种植一季,用沼泥只施用一次肥料就够了,一亩地可节省1000元的成本,而且冰菜口感变得更脆,酒店、超市纷纷前来预订。

    奉化长期定位监测点设在大堰镇箭岭村,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使用了垃圾资源化处理产出物和酵素的大米售价每公斤20元。

    齐琳说:“长期定位监测点收集来的数据经过分析显示,施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出物,能改善水稻、油菜、小麦的营养品质,提高蔬菜中微量元素含量。同时一亩地种植一季作物,可减少4公斤左右的纯氮用量,起到化肥减量的作用。”

    垃圾资源化前景广阔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定位监测的目的是探明厨余垃圾经过发酵后的资源化处理产出物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作物安全的影响,并推动制定宁波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和技术标准。下一步,要延长已有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出物田间应用长期定位监测点的监测时间,从科学数据收集的可靠性来讲,监测点的设立至少要5年。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增加对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土壤污染、作物连作障碍、农产品安全等隐患方面的研究,为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技术途径。

    专家认为,随着宁波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尤其是分类完全的厨余垃圾是非常好的肥源,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可以使其“变废为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