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嘉彬 通讯员 龚颖 “维修厂的诚信也该‘修修’了。”近日,车主张女士因汽车发生事故,将车辆送至宁波某维修厂进行维修。保险公司定损后赔付6000元,而维修厂则要求定损8000元,三方协商无果。 同时,维修厂在事先未告知的情况下向车主收取高额车灯和引擎盖的维修费,张女士无法接受,要求交通部门介入协调处理。 无独有偶,消费者赵女士这几天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她去某4S店更换车辆两个前轮轮胎。为节约成本,工作人员在未经过本人允许的情况下,诱导赵女士在协议书上签字,并私自更换了宽度小一档的轮胎。“真没想到,4S店也玩这种‘套路’!” “后来发生事故去维修车辆,才被店员告知轮胎小了一档。”赵女士十分恼火,认为受到了欺骗,要求4S店免费为其更换匹配车辆的轮胎。经多次交涉无果后,赵女士向江北区消保委请求协助。 记者从市消保委了解到,车辆维修行业满地“坑”的情况不在少数,价格不透明、商家诚信缺失是行业鱼龙混杂的主要原因。 在今年发布的2023年宁波十大典型维权案例中,“车辆维修”案例赫然在列。“近几年,车辆维修投诉一直是‘热点’,不少维修厂家利用消费者对该行业较为陌生的情况,通过诱导和欺骗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消保委会继续在该领域进行重点监测,对不诚信、不道德、有欺诈行为的商家进行监督和约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