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港村美景。 (梁善浩 摄) |
|
山村人家。(杨忠华 摄) |
记者 沈孙晖 何晴 通讯员 曹婷婷 吴海霞 高红梅 一桩桩凡人善举,化为一笔笔道德信贷,“好人好报、德者有得”在乡村深入人心; 一张张德治清单,在正反立规定矩中,让以德治村有“镜”可照、有“尺”可量; 一位位质朴农民,在百姓舞台上诉说生活、分享烟火,“身边人讲身边事”凝聚共识、共育文明; 一条条婚丧新规,纠正铺张攀比歪风,“人情如山”变为清风荡漾…… 欣欣向荣的画卷、幸福灿烂的笑脸、感人至深的瞬间,无不彰显着宁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千万工程”更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相连。 文明植阡陌,乡村绽新颜。 以深化“千万工程”为引领,宁波把农村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广阔舞台,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项项“沾泥土”“带露珠”的乡村文明创新实践在四明大地涌现,一粒粒文明新风的种子在村民心中发芽,让农村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我是农民演说家”——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 前段时间,慈溪市附海镇东海村的农民演说家团队忙着准备村里的一台晚会。“去年我们自编自导自演了情景剧《东海福星》,它取材自村里关爱老人的真人真事,在‘村晚’亮相后备受村民好评。”该村党总支书记、农民演说家朱威迪感慨,“这样接地气的宣讲方式真正走进了老百姓心坎。” 以时代价值的乡土表达,助力农民实现精神富有,赋能乡村振兴,这是慈溪市创新打造“我是农民演说家”工作品牌的要义所在。该市把讲台交给农民,让农民用心用情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新思想花开沃野。 打造“强磁场”,让农民演说家“聚”起来。横河镇种粮大户彭启启、乡音“名嘴”赵迪祥、全国林草乡土专家茅春苗等人,虽然各有专长,却有共同的身份——农民。经过慈溪全市海选、PK,历经“专家评、群众选”,他们成为农民演说家代表,走上“百姓舞台”、走进农家大院,娓娓讲述时代变迁、农技知识、奋斗故事。如今,慈溪共有农民演说家队伍19支、258人,实现镇(街道)全覆盖。 打造“大舞台”,让农民演说家“动”起来。线下,一辆辆宣讲大篷车开到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菜单式服务;线上,“慈礼堂”平台开通“你点我送”模块,村民可自主下单“订购”宣讲服务,使得宣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求必应。同时,慈溪还打造“我是农民演说家”“老励来哉”等充满乡土味的宣讲视频号,96堂精品宣讲在线课点开即看。迄今为止,该市已举办各类宣讲活动730余场,仅线下就有4.5万余人次受益。 打造“梦工场”,让农民演说家“干”起来。宣讲是为了实现“宣讲+”——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帮助群众办实事,带领群众干事业。当地残疾农场主、农民演说家余志明不但在舞台上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还建立共富工坊,为残疾人提供产供销、技术指导等服务,累计发放种子60余吨、种苗超百万株,安置残疾人就业8人,帮扶残障家庭41户。据悉,慈溪通过“宣讲+创业帮扶”等形式,成功扶持残疾人陆政打造“陆记粮铺”等108个创业项目,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服务群众3.8万余人次。 打造“大喇叭”,让农民演说家“响”起来。慈溪统筹宣传资源,挖掘宣传农民演说家中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服务成果等,通过全媒体、全方位展示,不断扩大榜样的示范效应。截至目前,该市已在中央、省级主流新闻媒体刊发刊播农民演说家各类典型报道80余篇(次),实现一次宣讲多处受益、长效传播的良好效果。 据悉,“我是农民演说家”项目获评2022年度浙江省社科普及创新项目、2022年度宁波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特别项目。 “道德银行”——有德者有得 日前,余姚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推动“德者有得”模式助力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打造“道德银行”4.0版,推动基层治理行稳致远。 作为余姚市公民道德建设领域的一张“金名片”,“道德银行”将“道德”与“信贷”有机联姻,并通过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深入开展道德评议、典型培树和礼遇激励,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量化道德评价,存入的是道德,取出的是贷款。余姚出台道德积分管理办法,组建个人自评、村社评议、大数据审议三级评议体系,推出道德积分“五维图”算法,实现对道德的全方位、智能化评议,科学精准形成公民“道德画像”。临山镇邵家丘村村民陈建华想从养殖业改行经营小规模企业,却苦于缺少周转资金,幸好20万元道德贷款为他解了燃眉之急。截至目前,余姚已有61.57万人参与道德评议。 培树道德典型,让身边好人感召更多好人。余姚深入实施“好人文化工程”战略,建立健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好人评选机制,评选产生了一批崇尚文明、践行道德的身边好人,为“道德银行”关爱礼遇提供重要依据。截至目前,该市共有“余姚好人”507例、“宁波好人”141人(例),同时有37人入选“浙江好人”、1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各类道德典型按标准分别被授予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道德的绿卡”。 注重道德礼遇激励,让“好心人”得到“好回报”。余姚征集推广市级层面道德礼遇项目66项,道德积分在80分以上的将获得个人专属道德绿码。好人可凭“绿卡”在道德信贷、餐饮消费、酒店住宿、交通出行等方面享受道德礼遇服务,倡导形成“做好人有好报、讲道德有回报”的良好氛围。 自2012年推出“道德银行”以来,余姚已颁发“道德绿卡”2811张,推出社会礼遇项目315个,累计7.23万人获得道德信贷171.67亿元。“道德银行”建设相关做法先后获评浙江省宣传文化领域共同富裕最佳案例、信用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十大示范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市县工作亮点选编》等。 乡村“德治双清单”——和美乡风润田园 在鄞州区云龙镇上李家村,无论红白喜事还是文化活动现场,总有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村民赵苗根。因为热心肠,赵苗根获评村里2023年度好人。去年,上李家村共评选年度文明家庭9户、好人1名、最美志愿者12名、美丽庭院精品户20户和美丽庭院示范户21户,发放道德红包和各类先进表彰红包逾20万元。自从2019年推行全国首张道德负面清单以来,上李家村不但环境变好了,村民口袋鼓起来了,崇德向善的氛围也愈发浓厚。 德治,是基层治理中的先行引领者,却存在缺乏刚性约束的痛点。对此,2020年鄞州在上李家村道德负面清单的基础上,推出《乡村德治“双清单一机制”实施意见》,出台“乡村德治20条”,聚焦民情民意,坚持奖惩并重,常态化开展道德评议,推动乡村德治建设,基层自治效能明显提升。 以规促德,清单出台有根源。根源,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鄞州9个镇发动村民征集农村道德问题有效线索300多条,梳理归并后,铺张浪费、不孝父母、不守秩序等8条被列入负面清单,热心公益、随手志愿、美化庭院等8条被列入正面清单。同时,各村自选动作有创新,结合实际增设个性化、差异化的清单条款。一条条清单内容,对应一项项道德积分,并有评议细则可依,以德治村在鄞州有“尺”可量。 以评立德,清单运行有遵循。全区185个建制村成立了道德评议委员会,并以户为单位建立道德积分台账,通过评比、表彰等方式,选树道德模范之星、道德模范示范户等先进典型。同时,建立道德红黑榜,公开量化评比结果,上黑榜村民可通过志愿服务、做好事等抵消黑榜扣分,增强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主观能动性。 以奖养德,清单持续有抓手。上李家村发放道德红包,是鄞州将村民道德积分与福利、荣誉挂钩的生动写照。该村设立了道德基金,对每年未扣分者,以及获评年度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美丽庭院等荣誉称号的家庭或个人,给予600元至1200元的奖励,推动全村崇德向善。 在云龙镇陈黄村,每周四德治清单排行榜“冠军”会在幸福长廊和村民分享心得;在东吴镇三塘村,爱心茶水吧等场所,体现着文明乡风的和煦美好……鄞州连续3年开展“德治示范村”评选,已有34个村光荣上榜。乡村“德治双清单”,已成为文明鄞州的一张“金名片”,更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鄞州实践”。 婚丧礼俗新规范——人人支持移风易俗 “我们认为婚礼不应该是负担,而是两个人共同生活的美好开始。”日前,象山贤庠镇海墩村的方女士在结婚时选择了“四季”婚宴菜单,向村里的养殖户、种植户购买新鲜时令菜,菜品不仅“落胃”,还节省了开支。 “一场人情一月薪,一桌酒宴三分弃”。象山婚丧喜庆事宜曾经存在攀比大、负担重、浪费多的问题。对此,该县持续开展以“二倡导二禁止一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深化行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效遏制攀比风气,不断提升乡风文明。 聚焦“关键少数”,党员干部带头践行。象山建章立制重塑婚丧礼俗,规定党员干部不准对外操办除婚丧事外的乔迁、祝寿、参军、升学、满月等事宜的宴席,不准收受或赠送非亲人员礼金、礼品,操办婚丧事需事前报告、事后备案,党员干部婚丧事简办承诺书签订率达100%。 带动“绝大多数”,群众组织自我倡导。日前,西周镇淡港村的一场葬礼场面肃穆,铺张浪费不见了,更多的是亲朋好友对逝者的悼念与哀思。“经过前期引导,现在村里的婚丧喜宴都按规操办,村民负担减轻了。”该村红白理事会专管员易信女介绍。近年来,依托村干部、老年协会会长、热心群众、乡贤等资源,象山县388个建制村全面建立红白理事会和“四会一约”,推出一批可供参考的“四季”菜品菜单,倡导自养、自种、自酿“三自”食品,礼轻情意重、厚养薄葬的新理念深入人心。 推动“人人支持”,全民监督共育新风。移风易俗需要每位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象山每年向社会公开选聘一批移风易俗监督员,至今已公开选聘40名监督员。同时,公布以“一中心四平台”为主体的监督举报热线,对有效举报进行一定奖励。 自执行新规以来,截至今年2月29日,象山共操办婚丧事35766起,执行新规35746起,执行率99.9%,节约资金57.1亿元。该县移风易俗改革入选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 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线——从“盆景”变“风景” “这次参加义卖,得到了很多善款,感觉非常温暖。”近日,一场“学雷锋·帮有礼”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日活动在镇海区“精特亮”点位举行。30多家文明单位、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服务项目,其中孩子们组成的爱心义卖团现场吆喝,“一呼百应”。 这是宁波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精品线路”“特色街区”“亮点工程”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全市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线,使之成为沿线群众共建共享的风景线、文明线、共富线。 将文明实践示范线建设,与美丽乡村示范线、全域旅游示范线、城乡文明示范线相融。宁波注重挖掘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推进沿线村(社)移风易俗,并发动5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结对入驻沿线文明实践所(站)。北仑在示范线建设中开设“古城有礼”讲堂,围绕“浙风十礼”省域文明新实践,用“乡土味”语言讲述“浙风十礼”中的古城故事,传递爱国爱乡、书香礼仪、唯实惟先的时代文明新风。 在示范线建设中,不断提升阵地效能、洁美环境、文明氛围。宁波加强沿线文明实践所(站)规范化建设,统筹沿线阵地和人才资源,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化走亲、志愿帮扶等。同时,强化“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最美上学路等创建,美化沿线环境,并在显著点位布设景观小品和公益广告4300余处。以海曙区高桥镇岐阳村为例,作为“礼善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线上9个村之一,该村引进环保企业,并对文化礼堂进行环境改造升级,大力营造新时代文明和美乡风,打造文明宜居的美丽新农村。 通过示范线建设,深化文明习惯养成、乡风文明滋养、志愿服务三项行动。宁波广泛开展“礼让斑马线”“公筷公勺”等主题宣传实践,推广“道德银行”等文明品牌,引导沿线群众见贤思齐,并发动“你我他”齐动手,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奉化莼湖街道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队长张要娜经常带着队员走村入户,重点对辖区内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群体进行居家健康监测,帮群众“急难”、解群众“愁盼”。 通过将地域相邻、文化相近、生态相似、经济相融的镇街村社串珠成链,宁波已初步打造“五彩四明”“绚丽浙东”“斑斓海岸”“多姿三江”四种类型的40余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