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3月2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
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

远眺东部新城

    编者按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当下应对国内外大变局的主动举措,更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2020年3月29日,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首站来到宁波舟山港(北仑穿山港区)和北仑大碶灵峰工业社区。在考察宁波之后,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命题。宁波把握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国家战略要求,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加强与宁波制造业、开放经济优势相结合,与国家战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相结合,探索具有宁波特质的构建新发展格局之路。这既是宁波的政治责任,更是宁波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向指引。

    钟春洋

    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决策萌发的理论脉络

    1、从思想脉络看,“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谋篇布局上具有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交流等一系列的判断和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其发展理念具有先进性,实践探索具有前瞻性,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思想素材和实践依据。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写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谋篇布局下,我国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双循环”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2、从历史维度看,“以港兴市、以市促港”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内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充分挖掘和发挥港口功能,实现了城市与港口的互动、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指出,宁波“要深入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构建港口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构想,亲自协调推动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象山港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宁波等地的古港是‘一带一路’的活化石”,强调宁波舟山港是国家战略的“硬核力量”。宁波始终立足自身实际,着力用好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探索更高阶段开放和更高效益开放的新理念,在更宽领域、更高质量、更高层次上主动参与国际、国内经济竞争与合作。宁波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生动实践和重要借鉴。

    3、从现实逻辑看,“在浙江考察时发现”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的萌发具有内在关联性

    长期以来,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很多高新产品和技术依赖于国外供应链,随时面临“卡脖子”的风险,威胁着我国产业和经济安全。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在浙江考察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发生局部断裂,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循环。当地不少企业需要的国外原料进不来、海外人员来不了、货物出不去、不得不停工停产。我感觉到,现在的形势已经不一样了,大出大进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所以,去年4月,我就提出要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4、从目标路径看,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探索上具有前瞻性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采取“以外带内、以内促外”的策略,立足自身特点和现实基础,发挥开放比较优势,实现从区域开放门户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的精彩蝶变。宁波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在港航物流枢纽方面,重点锚定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集装箱海铁和江海河联运规模实现翻番、国际航运中心指数全球排名争先进位三大核心目标,增强核心竞争力、聚合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在贸易枢纽方面,宁波大力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发展外贸新业态、优化产品结构,晋级2022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4位,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同时,宁波以新一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振大宗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促进载体升级,推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在制度型开放高地方面,宁波实施枢纽自贸区建设提升战略,主动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型。

    宁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综合优势

    1、港口区位条件优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天然禀赋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考察时强调,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宁波舟山港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交融的新格局中成为连接内外的一个重要支点,既实现国际国内的交融交汇,也拓展对全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影响。经过多年持续较快发展,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港,贸易物流货种齐全,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三,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提升至全球第九位。宁波舟山港航线覆盖全球主要航运网络,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海丝指数、中国航海日等品牌对外影响力与日俱增。

    2、外向型经济突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指出,宁波是我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是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宁波拥有13家国家级产业与开放平台,是全国少数几个拥有海陆空全部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城市之一,拥有梅山岛、大榭岛等区位条件优越的离岸功能型岛屿。宁波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全局,贸易往来持续深化,2023年,宁波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年进出口额5691.4亿元,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301.8亿元。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投资贸易关系,先后获批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

    3、制造业发展优势明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扎实基础

    宁波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聚力打造“大优强、绿新高”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聚焦关键节点,宁波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划及政策,为工业结构调整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目前共有制造业主体超12万多家,产业门类齐全,迭代打造“246”“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石化、磁性材料等一批产业集群入围国家级培育名单。2023年,宁波新增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创新型产业集群1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4、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保障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要为经营主体营造出公平稳定、透明可预期的优质环境。宁波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数字化改革”,打造一流标准、一流示范、一流口碑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最优市。从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来谋划设计改革,加强重大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放大改革综合效应。着眼破解企业政策知情、兑付等难题,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着眼破解企业跨境贸易融资难风险高等难题,首创“易跨保”金融服务方案。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近两年均位居第5。

    促进中小企业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策略

    1、夯实产业基础,提高能级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考察时指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整度、通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主动整合融入国际高端产业分工链条,以制度和规则开放对接海外高端市场。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高地作用、先行先试作用和制度集成优势,全面对标CPTPP、RCE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二是全方位地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在涉外政策引导、出口退税、投融资等方面的指导与服务,降低投资风险。三是加快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内外。支持有条件企业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东欧国家开展实业投资、跨国并购,围绕市场、资源、技术、品牌等要素开展国际合作。

    2、加快科技创新,构筑动力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这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充分发挥企业等主体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多创新动力。一是建设细分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二是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布局创建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创新要素集聚和产业链协同优势,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问题,修补制造业创新链,弥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创新链缺失,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三是强化主体间创新协同,依托甬江科创区、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重大创新载体,支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对接,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等突破关键技术。

    3、发展数字贸易,再创开放优势

    数字经济为我国形成新的数字化贸易优势提供契机,有效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是企业以数字化思维构建新营销体系。跟随“新零售”脚步,通过线上直播、线上媒体等进行数字化营销,增加品牌知名度。加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联系,让质量优良的出口商品快速打开国内市场。二是构建跨境合作生态圈。支持企业全球招商、需求匹配、线上线下洽谈等互联互通的跨境撮合,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跨境合作生态圈,促进全球产业链合作和“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三是打造扩大消费的新型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核心技术,积极培育体验消费、定制消费。优化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消费生态,积极推进一批新业态新模式的试点示范建设。

    4、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体制机制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能够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搭建对接通道。一是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政商联系沟通机制、容错免责机制、评价监督机制,推动政商沟通常态化、制度化。二是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注重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事项改革,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全力打造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深入实施“一件事一次办”,建设“甬e通”数字化平台,扎实推进“最多报一次”改革,营造营商环境改革的浓厚氛围。

    (作者为市委党校教育长、教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