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人文/讲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0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东大运河出海口的千年变迁

  主讲人 郑建军
  中学高级教师,镇海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宁波市文化研究会会员。
  甬江涨鑑碶闸是浙东大运河第一座大型碶闸,是运河甬江段重要水利工程,始建于宋代。
  护卫大运河的镇海招宝山威远城。
  浙东大运河示意图。

  京杭甬大运河北起北京通州,经淮阴、扬州、镇江、无锡、苏州、嘉兴,经杭州东折,至萧山西兴镇,跨曹娥江,过绍兴、余姚,沿姚江东至宁波,沿甬江进镇海入海口。全长2033公里。大运河的北端为通州,而南端出海口便是千年古城镇海。镇海是京杭甬大运河的入海口,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北上齐鲁,南下闽粤,溯甬江可达苏杭,自古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海上书籍之路的始发港。大运河不仅沟通了中国南北,也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门户。作为大运河历史上绚烂、凝重的一个节点,当年这里商船聚泊,千帆竞发,热闹繁华。

  浙东运河段是京杭甬大运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长239公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运河。浙东运河最初人工开凿的运河是山阴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据《越绝书》载,山阴故水道起于范蠡修建山阴大城东郭门,终于上虞东关练塘,长20.7公里。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从钱塘江东岸的西兴至会稽城的西兴运河(萧绍运河),至此,甬江、姚江与曹娥江、钱塘江等水道得以沟通,形成完整的浙东水系。使得镇海口涨潮的潮水,由甬江流入姚江,最远可达上虞通明江。古人就是这样利用甬江、姚江天然河道,疏通河渠,连通大海。

  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开通及延伸沟通浙东运河,形成了京杭甬大运河,镇海开始了因运河繁盛的时代。南宋定都临安,浙东运河航运条件和繁荣程度达到极致,成为当时大运河最繁忙、最重要的河道。据《嘉泰会稽志》载,当时,浙东运河在萧山至上虞段可通航二百石吨位船只,而山阴至姚江段可通航五百石船只。宋代运河姚江甬江段航道历经多次疏浚,建有多座堰埭和通航碶闸。

  大运河沟通了杭州湾南岸浙东地区的内河交通,拓展了宁波港的腹地,宁绍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与京杭运河一脉相承。明代张岱《夜航船》记述了自镇海至杭州浙东运河沿线夜间客运状况。

  姚江大闸建造后,浙东运河的部分河道停航。后来,随着公路、铁路、轮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出现,大运河的航运功能渐趋弱化。 

  2013年12月底,京杭甬大运河全线开通复航,原本“安静”的京杭甬大运河浙东运河段重新通行货船。

  大运河南端航道:甬江航道段

  甬江,又称“大浃江”,自宁波三江口至原镇海甬江口(即招宝山与金鸡山连线),经招宝山南麓流入东海,全长22公里。清史大成说:“崩涛激湍,雷轰电转,所谓‘大浃江’是也。”甬江航道段是大运河南端最初一段主航道,流向东北,深度良好,河床稳定,河道弯曲,潮汐明显,可通3000吨级海轮,姚江大闸建设前平均江宽408米,平均水深6.72米,梅墟岙甏港的转弯处最大曲度半径为470米。

  甬江属于感潮河流,受潮汐影响颇大,因而历代为确保浙东运河甬江航道段航运安全,在甬江两岸不断修建江塘以抵御潮水,加以人工护卫。在天然河流甬江航道上,驳岸加固,人工与天工在这里得以完美结合。据《镇海县志》记载,甬江航道北岸从姚江桃花渡至镇海县界,曾修建陈家洋土塘。明代成化五年(1469年)改土塘为石塘。镇海招宝山至涨鑑碶段,称“前江塘”,明成化年间修建镇海城南薰门外至武宁门段江塘,嘉靖十年(1531年)由南薰门延伸至镇远门外江塘169丈,即东河塘前身。乾隆五年江塘全线外加石排桩加固,又于石塘尽处新筑至招宝山麓东门浦口的江塘165丈,即今东门外直街。乾隆12年,因风潮侵袭塘石溃烂,遂以龙骨厚石替之,两面凿漕,外加幔板,内嵌沙石削水,塘面石路宽7尺。1949年7月古塘因台风被涌潮吞噬,城内咸潮倒灌,水深没膝。1957年利用旧城条石,砌筑塘身,泥塘改为石塘。南岸甬江江塘从金鸡山至梅墟筑有断续的土塘,清代乾隆年间将险要地段改建为石塘。目前,甬江两岸的标准堤防已经基本形成。

  1936年,载重7500吨级“铁利马尔”和“开皮马尔”两轮,在减载至5000吨后,曾进出甬江,此为历史上进出甬江的最大船只。

  1959年6月姚江大闸建成后,从此运河姚江段成为一个河道水库,致甬江潮流量骤降,随潮而入的泥沙未能全部被落潮潮流所携带,遂逐日沉积于河床,泥沙在甬江运河航道中严重淤积。自1959年至1981年总淤积量3168万立方米。进出该航道的最大船舶系3000吨级的甬申航线客班轮和远洋货轮。

  西起余姚丈亭,经慈江闸、化子闸、骆驼至镇海的人工河道,全程49公里,其中流经镇海境内的河段被称为“中大河”,是浙东运河的辅线。作为潮汐、台风等特殊天象产生、甬江主线停运时的备用航线。

  大运河南端第一城:镇海城

  从镇海甬江出海口、姚江交界至曹娥江,沿大运河(宁波段)主航道,镇海县城从建城选址、布局及功能定位也与运河有关。镇海城是自东海进入浙东运河甬江主航道,也就是进入京杭甬大运河的第一个县城,因此被称为“两浙门户”、“郡之咽喉”,在镇海建关设卫是当时军事形势的需要,也是因为镇海是大运河入海口,又是对外贸易重要口岸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

  唐乾宁四年(897)吴越王钱镠于运河甬江航道入海口设置望海镇,垒泥为城。城周长450丈,濠河300余丈。古时浙东运河沿岸不少市镇,就其规模或经济地位而言,往往超过其自身建制级别,望海镇直隶于浙江东道。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升为望海县(镇海),为建县始。宋嘉定八年(1215年)县城设通利、乘安、亨济、和丰、宝山、柔远、清晏等19个街坊,街坊的命名凸显了运河、通商、关防等的城市特色。元代大德八年(1304年)设置定海(镇海)千户所。

  明代洪武20年(1387年)朝廷派信国公汤和赴浙东沿海拓建定海(镇海)卫城,城以巾子山作砥柱,向西依唐代海塘旧址而筑。以条石筑城墙,气势雄伟,为中国沿海第一关城。1560年定海(镇海)卫城之上再建瞭敌条石城“威远城”,位于招宝山顶。这种“城上建城,逐层瞭敌,彼此守望”的独特城防格局,为国内所仅见。其石砌城防建筑规模之宏伟为全国关城之首。

  下转A7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