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言摘录

  位于东部新城江澄路的地下市政综合管廊,能够为各种管网的检修、铺设提供便利,杜绝“拉链路”。(资料图片) 记者 龚国荣 摄

  

  徐晓东委员代表民进宁波市委会建议

  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近年来,宁波通过新城开发和轨道交通建设,地下空间的开发量不断增加。据统计,至2012年底我市地下空间总体规模2011万平方米。不过,既有的地下空间多数为结建的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功能单一,综合开发利用不足。同时,地下空间利用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各自为政,导致功能严重缺失,甚至对后续的地下基础设施及开发利用造成阻碍,地下空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使得地下空间整体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科学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不仅可以释放地面资源,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瓶颈,有效解决“城市综合征”,而且对增加城市绿地、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和提高城市防灾抗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缺失长远的城市化战略思考,这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比差距明显。”徐晓东说,城市地下管线平铺占地杂乱拥堵,道路“拉链”现象仍然普遍。  

  徐晓东委员表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具有很大的不可逆性,如不超前谋划开发地下空间,将对未来造成非常大的浪费。当前宁波应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第一轮规划5条线路建设,注重长远谋划,进行综合开发,为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形成奠实基础。

  为此建议强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协调管理。当前,应抓紧协调好规划与建设之间的关系,着力做好有序推进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转入地下工作,尤其是影响景观和环境、容易扰民的设施,如地下排泄洪管、网变电站、垃圾压缩站、城市中水雨水调蓄池、污水处理厂、殡仪馆等;要加快共同沟的规划建设,提高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他还建议,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律法规,通过制定出台《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等明晰国家对地下空间资源的所有权,明确地下空间权主体的权利、义务与利益关系,使投资者有积极性;制订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将地下空间开发及互联互通纳入城市开发建设综合体系,重点研究确定发展主轴线布局,竖向布局及互联互通等全局性、节点性问题,应结合地上开发规划,做到系统性完整性。  

  此外,还应出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配套优惠政策,建立地下空间信息共享系统。

  胡勤勇委员代表委员联名、市政协医卫界建议

  扶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

  “如果家里有一个失能失智或晚期慢性病的老人,作为子女您会准备怎么选择?”胡勤勇在大会发言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敬老院没有医疗能力;公立综合性大医院找不到对应的老年病康复专科病房;小型康复医院收留病床太少,技术力量也不强,还要排三个月的队等候,遇到这个问题,大多数家庭只能选择高薪聘请保姆在家里“居家养老”,然后定期到附近医院配药。

  “这就是目前我们宁波的‘医养结合’现状。”胡勤勇解释说,宁波有超过110万的老年人口,但是我市老年医疗康复的市、区(县)、镇乡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缺口很大。  

  不仅如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职能分散,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社保机构三者之间互相独立、自成系统。而服务主体方面,这些养老服务机构还处于“自发的”初级阶段,政府主导的、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组织都有涉入其中。政府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也没有可操作性的区域规划和统一的管理部门。在服务内容上,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大多数还是比较简单的福利院加医务室模式。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制度要完善顶层设计。”胡勤勇建议,我市应尽快出台促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将“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设尽快纳入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且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建议在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之间建立一个协调机构。同时,对专业“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施卫生准入,医养型养老机构必须先由卫生部门批准资格准入,然后由民政部门批准其非营利性质的申请,最后纳入医保体系。

  此外,还要出台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政策,并建立专项发展基金,引导、鼓励、支持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鼓励国内外社会资金参股或控股一批资质良好、运行规范、群众满意的公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标准,着重提高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

  张立央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宁波市委会建议

    加快推进我市天然气综合利用

    天然气被称为21世纪“最洁净的能源”。据统计,2010年我市天然气年消费量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不足3.4%,低于全国3.8%的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亚洲11.0%和世界24.0%的水平。

  张立央发言时表示,其实到2013年底,宁波已基本完成市级高压环网、支线及11座门站、高中压调压站的工程建设并投运,加上中海油春晓天然气输气管线、浙江LNG北仑中宅接收站项目的建成投产,目前我市大力推广天然气应用的内外部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近年来,宁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天然气综合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推进车改气、“禁燃区”、天然气发电等领域取得了进展和成效,但是最近连续多日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和幸福指数的情况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做得远远不够。

  为此,张立央建议:制定专项规划,将加快推进天然气综合利用的问题作为宁波市“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点课题;明确重点领域,优先推动公共建筑用气,加快发展天然气汽车,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热电厂和火力发电厂煤改气工作,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加快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天然气替代煤、油、蒸汽的步伐;加快形成全市天然气统筹开发利用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紧研究制定相关产业发展导向,推动宁波的天然气利用实现从能源使用到初级加工,再到精细加工的三级演进。

  

  朱忠祥委员代表市政协文史委建议

  文物建筑利用应避免过度商业化  

  宁波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统计,全市有属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280处,其中国家级18处,省级36处。

  “宁波的文物建筑利用有过度商业化倾向。”朱忠祥发言时,尖锐地指出了宁波文物建筑利用存在的“利用不当”和“利用不够”问题。

  朱忠祥建议:进一步形成文物建筑合理利用的共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把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作为保持城市历史连续感的重要一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落实政府在文物建筑合理利用中的主体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文物建筑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同时调动文物建筑私人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形成保护文物的合力;进一步探索多模式的文物建筑再利用方式;积极探索破解原有生活形态延续和生活改善需求的困境,实现原有生活形态保护、有机更新和民居建筑合理利用的良性互动,实现文物建筑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