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胜男 前天上午,政协医卫界小组讨论在宁波大酒店举行,政协委员陈长水提出了《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急救应急通道规划建设的建议》。陈长水认为,公共场所发生急救突发事件概率高,而方便快捷的急救通道、完善的应急预案、培训有素的工作人员,成了公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地下车库限高“堵”了救援时间 现在各色广场商业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建筑(群)是人流、车流集聚的场所,发生急救突发事件的概率也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陈长水认为在建设规划之初就应该加强公共场所急救应急通道规划建设。 在调研中陈长水了解到一个救援案例。去年8月31日宁波市急救中心接到电话,江北来福士广场地下车库有人癫痫发作需要救护,距离该广场最近的救护点是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救护车接到指令后8分钟就赶到了现场。在接应工作人员指引下,救护人员却花了十多分钟才到达需救助的病员身边,因为在这期间遇到了诸多问题。 广场地下车库限高,普通私家车入内没问题,而类似救护车这样的特殊车辆根本驶入不了。于是救护人员提着担架进入地下车库抬病员,但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电梯太小,担架抬上病员后无法在电梯内正常放置,最终救护人员步行将担架上的病员抬出了地下车库。据陈长水了解,尽管当天急救过程中广场方面派出了多位广场管理人员,但他们缺乏自救互救的知识,没有在第一时间给病员采取合理的救护措施。好在最终病员安然到达了医院接受治疗。 公共场所要做好应急救援规划 陈长水说,急救中有生命急救黄金时间的说法。在缺乏生命支持治疗措施的情况下,心跳停止时间长短直接关系着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心跳停止10秒,出现意识丧失、突然倒地;心跳停止超过60秒,出现自主呼吸逐渐停止;心跳、呼吸停止超过3分钟,则开始出现脑水肿;4—6分钟即可引起不可逆的大脑损伤;8分钟即可进展到生物学死亡。因此,“第一目击者”在事发第一现场能够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伤病员,是急救成功的基础。 目前,公共场所消防通道的重要性无论是从政策还是群众意识方面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生命通道,提之甚少。对于一个危重病员来说,时间往往是以秒计算的。陈长水认为,医疗机构设立了绿色通道以便快速接收病人,但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快速救治同样显得重要。方便快捷的急救通道、完善的应急预案、培训有素的工作人员,是公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陈长水建议,首先要加强公共场所建设的前期规划。对人流集中、地上地下楼层过多的公共场所应设置急救应急通道,这些通道的净高应按特殊车辆的高度设计。高层楼宇至少安装一部专用急救电梯。 其次加强公共场所急救绿色通道建设与管理。我市城建部门可以根据规划落实建设,对现有公共场所开展急救绿色通道的改造,并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急救线路,并给予醒目的标志。陈长水以启用不久的铁路宁波站为例,由于南北广场范围大,哪怕车子绕一圈也很费周折,所以他建议应该明确规划铁路宁波站急救路线,包括规范特殊车辆进入广场的具体入口。 此外,有关部门还需加强公共场所的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建立应急预案,配备急救设施。对从事公共场所管理等工作人员,开展以心肺复苏为基础的急救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