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 CFP供图 |
□记者 童程红 24岁的小凯目前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工作一年来,小凯表现不俗,论业务能力,他是同一批进来的年轻人里最拔尖的。然而,年底评先进,小凯却没能如愿。对此,他既委屈又困惑:自己从来没跟同事红过脸,大家怎么就不喜欢我呢? 讲述人:小凯,男,24岁,大学毕业一年,目前在海曙区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当助教。 卖力工作,却被理解为爱出风头 由于成绩好,人又开朗,我从小到大都是学生干部。无论是维持自习纪律,还是组织大小比赛,又或是在各类校务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我都是当仁不让。老师们很喜欢我的积极主动,我在同学中也有一定的威信,每一年,我都是优秀学生干部。 毕业后,我到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应聘助教一职。人事经理很喜欢我,说我敢想敢做,能为办公室带来“鲶鱼效应”。我对企业也很满意,这里有完善的晋升机制,还有不错的福利。收到录用通知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 每一天,我都是最早来到办公室,又是最晚离开办公室。我还经常利用工作之便去观摩别的老师的课,为“单飞”做准备。 一个月后,我等来了机会。一名同事因病请假,他的课没人接替,我自告奋勇去代课。慢慢地,我独立上课的次数就多起来了,学生对此反响不错。 在办公室里,我也表现得很勤奋。领导有个习惯,就是在交待完一项工作后,会加上一句,谁来负责这项工作?这个时候,大家都会低着头不做声,但我按捺不住。于是,在领导又一次问谁来负责这项工作时,我就主动请缨了。那是一项安排年会的工作,很琐碎也很费力,但我完成得很好,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年会上,每个人都要上去发言,我准备了整整5页纸。这些,都是我工作一年来的心得体会。既有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也有对企业管理的建议。领导们听得很认真,有的人还在做笔记,这让我备受鼓舞。 上个月,企业要评年度先进,对此我是胸有成竹。结果我没评上。事后,领导把我叫进办公室,给我看了两张表格,一张是业务指标的考核,一张是民主投票的结果。第一张表格里,我每一项都是四颗星或五颗星,而第二张表格里,没有一人投我票。我很吃惊,但领导微微一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年轻人,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事后,我才知道,同事们对我都颇有微词,主要是嫌我太高调了,他们认为我爱出风头,抢了前辈们的风头。 专家:职场新人还是低调点好 因表现活跃而遭遇冷眼,这样的现象在职场中并不少见。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太武表示,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老师们会专门给大家上一堂培训课,内容就是学生如何转换角色,学习与领导相处、与同事沟通的技巧。 对于学生来说,企业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即使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距离真正融入企业,发挥所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进入企业的头两年,仍然应该做学生,多向周围人讨教,既要学怎么提升业务水平,也要学怎么待人处事。 但企业又不完全是学校,老板也不是老师,同事更不是同学。学校相对来说,是鼓励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即使学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老师也会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角度给予肯定。但在一些传统的企业里,这样的行为就容易遭人诟病了。所以说,学校里,学生可以“放”,但在职场上,新人要学会“收”,还是低调点好。 因此,李太武建议,新人进入企业后,一要放下身段,二要改变思路。不要一上来就想着如何表现。如果事实证明了自己确实是“鲶鱼”,也要避免个人秀,而是要想方设法带着大家一起把企业这潭水激活。 但是,如果真的遇上了“八字不合”的企业,屡次遭受不公正待遇,新人也不妨大胆说不。毕竟,是金子,换一个地方,也同样会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