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新华社发 |
新华社电 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南极泰山站8日正式建成开站(上图)。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 据介绍,泰山站位于东南极内陆冰盖腹地,居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中山站522公里,距昆仑站约60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76度58分,南纬73度51分,海拔高度2621米。年平均温度零下36.6℃。 泰山站设计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410平方米,采用拼装式模块化轻型金属材料建设,底部支撑采用整体架空式。泰山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的需要,具备科学观测、人员住宿、发电、物资储备、机械维修、通讯及应急避难等功能,并配有储油设施。同时建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配备400吨级内陆运输车队设备。 据介绍,泰山站主体建筑由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负责建设,由28名人员组成的建设队伍克服高寒恶劣天气等种种困难,经过53天不懈努力,于2月8日完成建站任务。 背景 中国南极科考30年 1984年11月 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向阳红10号”船首赴南极。从这一年起,中国每年派出考察队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1985年2月 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在南极乔治王岛落成,结束了中国在南极没有考察站的历史。 1989年2月 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建立了中山站。此后,中山站历经多次改造扩建,成为中国在南极重要的科研和后勤支撑基地。长城站和中山站均为常年科学考察站。 1998年 中国首次开展对南极格罗夫山的考察,第一次从这一地区带回陨石样品。 2005年1月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2009年1月 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了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昆仑站目前是度夏科学考察站。 2014年2月 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建设,主要在南极夏天使用。此外,中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再建一个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站。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