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坐人 铜灯 |
□曲水 中国人素来将灯火明艳的场景视为吉兆。灯火不仅是一份光明,还是温暖和希望的象征。北周诗人庚信曾作《对烛赋》云:“刺取灯花持桂烛,还却灯檠下烛盘”。 最初的灯其实就是火炬,但真正意义上的灯盏得具备盛燃料的盘盏和可供燃烧的灯芯这两样装置,考究点的还有“檠”。所谓“高灯下亮”,为扩大光照范围,人们往往将灯盏高高支起,用来支灯的柄柱便是“檠”。严格来说,夏商周三代时是没有灯的,那时的人都按自然规律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灯具也没关系。但到了春秋战国乃至两汉,各式各样的灯具纷纷出现。其中就有一种叫人形灯,也有人称其为“力士灯”。《公羊传》称“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力士即勇士。春秋战国时还有以“力士”为名的职务,专司金鼓旗旌,乃随侍君王的近臣。 如今存世的人形灯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站立姿态的人形灯。如战国中晚期的银首人形灯。战国是个尚武的时代,勇士大都刚烈莽撞,“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就源于当时的齐国。这银首人形灯于上世纪70年代在河北平山三汲出土,首部用银制成,两目是黑宝石,人物身着直裾深衣,衣服由红黑两色填漆而成,衣服上还饰有卷云纹。人的右手握有一条螭(无角之龙)。螭口衔柱,柱顶为灯盘。左手持螭尾,螭翘首承起另一灯盘,其下部分卧在兼为底座的最大灯盘之中。擎灯者立于方座之上,发髻工整细致,发顶盖有包发的方巾。该灯的造型自然优美,且富神话意味。我们今日观赏,还能从中依稀推想出古代先民的社会习俗及其古风朴朴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眼光。 人形灯也有呈坐态的。但古人的“坐”和我们今天的“坐”不是一个概念。古人的“坐”指双膝曲而接地,臀部顺势贴坐在两足跟上。1974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战国坐人铜灯”呈现的就是这种标准的古代坐姿。此灯由坐人、灯柄和灯盘三部分组成:坐人偏髻、束冠、长袍,两臂平伸,手握丫字形灯柄,柄上托一环形灯盘。除有跪坐姿势的人形灯外,还有一种人物盘腿而坐的人形灯。如和合二仙造型的古灯就是典型代表。明代画家徐文长(徐渭)曾绘有《寒山拾得图》,画的是寒山、拾得两位高僧交谊的意趣。清雍正十一年(1733),皇帝封寒山、拾得二僧为和圣、合圣。从此后,和合二仙便成为了和合美满的象征,工匠们经常以此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题材。和合二仙灯中,寒山、拾得两僧神情肃穆,盘腿端坐托盘正中,其中一人捧盒,一人持莲,头上则顶有灯盏,既富吉祥寓意,又有民俗气息。 东汉时期还出现过另一种人形灯———青铜制人形吊灯。该种吊灯的造型就今天的人看来依然非常奇特。此灯由灯盘、贮油箱和悬链三个部分组成,贮油箱即是人形。它以一个双手捧圆形直腹平底铜盘的横卧成年男性为主体,在人的双肩和尾骨上各有一个环扣与铜悬链相连接。此设计可说是充分利用了物理学中的三点平衡的原理。这盏铜灯既可以任意悬挂在横梁或钩钉上,也能由人用手提着。可见古代工匠是在全面考虑了使用效果后才进行创作的。尤其应该指出的是:这个起到贮油作用的“人”并非汉人相貌,而是卷发、深目、高鼻,一看就知乃当时的蛮夷人种类。将其设计成奴仆或俘虏,并做出屈从服务的姿势,真实体现了当时汉人权贵的骄傲心态和一种征服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