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休闲/声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2月23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化自己
重燃生命

  □卢国斌

  

  电影散场后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出影院,天空中早已飘起了雪花。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似乎一瞬间就把这个暖冬中的南国城市由葱绿的春季带入冰雪世界。我们彼此呵着白气搓手挤坐在狭小的热饮店,玻璃墙上氤氲出一层微蓝的水汽,墙外的世界在其中幻化成一片晶莹模糊的波光流转,不禁令人感叹屏幕内外世界的奇诡辉映。

  《冰雪奇缘》是迪斯尼新出的动画片。作为一个类型片,此剧该有的元素都已齐备。精致饱满的绮丽画面、充满正能量的优美音乐、温暖人心的剧情设置,甚至连最细节的迪斯尼3B元素都一个不落:Beauty(美人)、Baby(小孩)、Beast(野兽)。

  然而,真正难能可贵的是,《冰雪奇缘》大胆地跳出了迪斯尼卡通类型片固有的条条框框。安娜公主和英俊的汉斯王子一见倾心,而正当观众以为他俩将最终演绎“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老套故事时,驯鹿小子却适时出现,在颠簸滑行的雪橇上瞪大眼睛对公主说:“你居然轻率到和第一次见面的男子订婚!”其后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偏离轨道,王子在公主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暴露出他谋朝篡位的阴险本色。而当男一号驯鹿小子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拯救公主时,观众重又经历了一次思维上的颠覆———最终让公主得救的不是爱人的吻,而是姐姐艾莎女王悲痛而充满真情的热泪。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充满创意的剧情设置,是迪斯尼公司的一次重大尝试,这说明它正努力把自己从日渐套路化的平庸模式中打捞起来,从而赋予卡通童话题材影片以新的生命力。

  那么这样就结束了吗?不。倘若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在《冰雪奇缘》充满童趣的唯美剧情中,聪明的编剧更埋下了一条真实生活的隐线。在冰雪女王艾莎因恐惧把自己与外界隔绝之时,影片并没有过多渲染“要合群”、“要热情地投入社会”这样近乎“普世价值”的说教。女王在她自己营造的精美高贵的冰雪城堡中顾影自怜,这个本该茕茕孑立的悲凉场景却意外地充满了一种超脱世事纷扰的终极自由意向。在人群中长期封闭、压抑自己的女王突然发现,倘若无视外部世界的压力,专注于内心世界,自己反倒能活得十分快乐;而她那与生俱来的在世俗世界中给自己带来无穷困扰的魔法,也因与世俗保持距离而变得无比强大、无比美丽。所以即使女王最终因找到真爱而回归世俗社会,欢喜地与臣民分享自己的宫殿,她也仍要用魔法在青山碧水间营造出一座冰雪宫殿———外面的人可以进来和我在一起,但是我坚守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

  如果我们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略带黑色童话的双线剧情架构来分析这部影片(两者有太多相似之处了)的话,那么从《冰雪奇缘》唯美温情的故事外衣下,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更像真实世界、更残酷,也或许更精彩的故事———冰雪女王或许只是一个幻象,她就像梵高、像斯宾诺莎、像贝多芬、像约翰·克利斯朵夫,或者她更像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我们的内心都藏着魔法般的梦想和巨大创造力,然而在冰冷坚硬的现实面前,它们也许显得太过脆弱。于是在世俗强大的压力下,女王选择了封闭自己,驯鹿小子选择了和一堆石头做朋友,而我们也许同样选择了逃避和妥协。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影片中小雪人说了一句让人热泪盈眶的话:“有些人值得我融化。”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那些生命里最珍贵的东西,它们并未离我们远去,它们只是在心里的某个角落沉睡,静静等待着我们为它们融化自己、重燃生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