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凡是路过海曙区胜丰河的居民会发现,胜丰河的水质一下子好了很多,天晴的时候甚至可以看到河底的水草。据了解,胜丰河是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河道水质养护的城区内河之一,收到的效果十分明显。 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河道水质治理工作还仅仅依赖于一次性工程投入,尚未建立后续不断提升水质的常态化管理机制,经常出现水质反复的情况。从去年10月份开始,城管部门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共对首批38条河道,共计约82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实施了水质日常维护模式,区域涵盖海曙、江东、江北等人口密集的主城区。 实施水质维护三个多月以来,相关河道水质总体呈逐步改善趋势,部分区域水质提升显著。水质定期监测的数据表明,38条河道CODCr(化学需氧量,是评定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指标之一,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平均下降了33.9%。其中26条河道的CODCr指标已达到Ⅳ类水体要求,3条河道的CODCr、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指标已基本实现Ⅳ类水体目标。随着水质维护工作的推进,上述河道的水质将基本实现“一升一降三无”的目标,即水质透明度明显提高,综合污染指数(CPI)逐年有效下降,水体无色、无异味、无杂质。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河道水质日常维护工作采取政府依效购买服务的模式,推行全面市场化运作。项目按照一次招标,三年维护的模式开展。政府部门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通过测定河道COD、氨氮、总氮、总磷四项水质主要污染指标,评估水质维护提升工作开展情况,考核合格后支付水质维护提升费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目前,城管部门已经启动第二批水质日常维护模式的研究,维护管理将邀请国内高校专家组成课题组,在第一批维护效果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质维护模式、维护技术、指标设定、考核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研究,进一步确保维护效果。在维护手段上将突破单一河道生态科技手段的局限,打造集沿河排污口处理、河道日常疏浚、生态修复技术、水质应急处置等多种措施为一体的综合性水质养护管理模式,使水质维护工作更加注重生态修复的理念,在2016年整体实现Ⅳ类水体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全面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系统的目标。边城雨 顾梦婕 蔡晓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