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天下/参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衷于发争议言论招引网友攻击

青少年网上找骂为哪般?

  在互联网上,出言稍有不慎,就会遭到铺天盖地的谩骂攻击———这种网络暴力,有些人有过切身体会,甚至已习以为常。但有识之士开始担心一种新苗头:网络暴力有时候纯属“自找”。

  有些人喜欢匿名在网络上故意发布容易引起攻击的言论,别人骂得越凶,发言者越能得到快感。这种行为俗称“找骂”,社交媒体专家称之为“网络自残”,自残者以青少年居多。他们为何热衷让别人伤害自己呢?

  追求被骂的“快感”

  “找骂”一族到底在网民中占多大比例,一时难有确切统计,因为目前为止仅有一家机构专门针对这种现象做过调查。“马萨诸塞减少攻击中心”(MARC)访问了617名学生,其中9%承认有过“网络自残”行为。

  “我估计很少人会想到,青少年会把匿名机制用在这方面,每回我告诉别人有这种事,对方通常表示很震惊。”在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媒体文化和互联网影响的学者达纳·博伊德对BBC网络新闻杂志说。

  在英国为帮助自残者设立的公益网站www.selfharm.co.uk上,17岁的“埃莉”吐露自己“网络自残”时心态:“我明知道是自己写下那些东西,但在电脑屏幕上,那又不是我,而是我的妈妈或是我最好的朋友。那些帖子说我长得丑、是个废物点心、没人爱……这些想法都在我自己的脑子里。当我看见它们明明白白地出自‘他人’之口时,我才知道这些话说的是事实。不过要坚持下去真的很累。我的朋友们试图保护我,于是发帖挺我,为了继续‘自残’,我只好用恶毒的话攻击他们。看到他们因为我变得如此愤怒,我真的很难受,终于意识到自己必须停手。我本来就不想伤害别人,只是想伤害我自己。”

  “埃莉”的网络自残行为开始于15岁,她在网络上用不同化名开了多个账号,发帖攻击现实中的自己。

  网络自残的另一种方式是,发帖者故意问一些涉及自我评价的问题,比如“我有魅力吗?”,这种问题往往招来一堆“打击性”回帖,而这种反应正中发帖者下怀。

  “(回帖)让我确信,自己这个人正如像我认为的那么糟糕,并非我凭空想象。”16岁的“本”也向www.selfharm.co.uk吐露心声,寻求帮助。

  “本”有次上网看到有个帖子因为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而遭到群体攻击,“本”回帖支持“楼主”,于是他也成了众矢之的。“本”原来就因为自卑而情绪低落,面对陌生人的谩骂攻击,他暗暗觉得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从此开始乐此不疲地“找骂”。

  本质等同身体自残

  公益网站www.selfharm.co.uk总监蕾切尔·韦尔奇说,无论是在网上匿名骂自己,还是故意发问“找骂”,都属于自残行为,和身体上的自残本质相同。“(网络自残)可能不会留下可见的伤口,但对那些自我评价已经千疮百孔的青少年来说,这应该被视为一种真实存在的情感危机。”韦尔奇说。

  她认为,网络自残作为一种现象虽然刚刚显山露水,但“令人担忧,里面可能暗藏很黑暗的信息”。

  “马萨诸塞减少攻击中心”的调查中,受访者对网络自残行为给出了不同动机,其中包括“发出求助的呐喊”、吸引大人们与同龄人的注意、让别人为自己担心并挺身为自己辩护等,类似身体自残的常见动机。

  两者的区别在于:网络自残借助了“第三方”的力量,这在身体自残行为中不常见。从心理学上看,这种形式的情感自残成因很复杂。

  韦尔奇说:“像割腕这类自残行为是身体对情感痛苦的一种反应,它转移了自残者对情感痛苦的注意力。网络自残却是用另一种情感痛苦来取代一种情感痛苦。这种巩固负面情感的做法很让人忧虑。自残行为可能会很快地改变方式并升级。”“升级”的表现,正如“埃莉”为让她的“故事”更可信,会转而攻击那些为她辩护的人。

      

  错不在互联网

  想为网络自残者寻找出路的专家首先面临一个挑战:网络自残者绝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心理问题,他们十分害怕自己的自残行为曝光,因为那会带来更大的羞辱。

  英国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理查德·格雷厄姆说:“对青春期少年来说,他们关注自己的外表,注意自己被归类于某个群体,唯一目的就是要让人觉得自己成熟、像个大人样。他们总是担心自己更像孩子的那一面被曝光。”

  格雷厄姆说,他对网络自残现象的关注,源于英国14岁女孩汉娜·史密斯的自杀悲剧。史密斯去年8月自杀身亡,此前她在社交网站Ask.fm上遭到谩骂,而该网站声称很多攻击性言论其实是她自己匿名发布的,她的家庭要求网站就此提供证据。

  关于史密斯“自残”的说法,格雷厄姆感到震惊:“我不确定这种现象有多普遍,但我怀疑它比我们所知道的要普遍。我们需要开始挖掘这种现象的本质,努力去理解到底出了什么事。”

  学者博伊德指出,研究者不应把动机简单归咎于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反而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文化中明亮或阴暗的不同方面。“我发现多数成人喜欢把他们看到的问题怪罪到技术本身,而没有认识到青少年只是在利用技术去展示他们所面临的一大堆社交与情感上的问题。”

  斯科特·弗里曼2010年创立了致力于帮助网络暴力受害者的慈善组织“网络微笑基金会”,他也提醒家长:不要一味怪罪互联网“带坏”了孩子,而应积极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

  “互联网就是一个新社区、新操场,我们会训练孩子怎样在街上玩耍时保证自身安全,如今我们必须教会他们在网络上如何自我保护。父母不能再说一句‘我不懂互联网’,就把责任推卸干净。”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上图:网上发帖找骂本质上等同于身体自残。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