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宁波/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姚江东排主体工程
主汛期前投入使用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胡章

  

  本报讯 “新泓口泵站建成后,姚江向东海排水的最后一个节点将打通,届时来自镇海片区与江北片区的洪水将排向东海。”昨天上午,正在施工的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邹文渭说。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姚江东排工程,大部分节点已经打通,将在今年主汛期发挥重要作用。

  “龙头”将在主汛期前投入使用

  如果姚江东排工程是一条巨龙,新泓口泵站被称为姚江东排的“龙头”,工程濒临灰鳖洋东侧,由功率2000千瓦、排涝总流量每秒40立方米的4台机组组成,其中每台水泵的排水管直径达到2米,管内可容纳一辆小轿车自由进出。该工程今年初开始建设,泵站规模达到每秒40立方米,虽然建设工期12个月,但在今年7月底前泵站主体将投入试运行。施工方告诉记者,工期赶得很紧,他们要加班加点施工才能保证工期按时完成。

  昨天下午,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几台大型机械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工人们身上到处都是汗水和泥点子。“不下雨的日子里,尽量加班加点;小雨的日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追赶工期。这段时间幸好天公作美,工程进展迅速,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可以按时完成工期。”邹文渭说。

  虽然如此,施工遇到的问题也不少,但是各个部门已经形成高效率合作机制,使问题都一个个化解了。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两天,泵站基坑开挖范围线外有大量堆土,无法开展正常的基坑开挖。水利部门紧急召集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立马制定解决方案,对堆土进行应急性外运,不到两天就解决了问题。

  江北、镇海防洪排涝能力

  将提高到20年一遇

  沿着姚江东排河道整治工程从宁波市区一路向西,行至洪塘街道鞍山村的福利桥时,记者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同行的市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属于姚江东排河道整治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原先只有10米宽的慈江支流,如今已扩展为50余米宽,河道两岸采用嵌入式水泥块筑堤,坡上种植的三叶草在我们脚下将绿意蔓延开去,有几只白鹭飞过,又隐入北岸的凤凰山、小灵峰,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据江北区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Ⅱ、Ⅲ标段已完成合同工程量的86%,主体工程已完工,55%以上堤顶道路已形成,50%以上绿化已经种植。姚江东排建成的部分已经开始发挥效益,在去年的“菲特”台风中,使不少区域减少了积水。今年主汛期前如果全部打通,江北的积水大部分将排向东海。

  另据宁波市水利局农水处高级工程师杨成刚介绍,姚江东排工程是《甬江流域综合规划》和《宁波市区河道整治规划》确定的江北、镇海区重要防洪排涝工程,主要目的是引导上游余姚的部分洪水以及慈江北部山区的洪水通过慈江,经镇海区的沿山大河并承接镇海北部山区洪水后,然后排入东海。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疏导山区洪水,大大提高江北、镇海片的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减轻宁波北部平原的洪涝灾害,配合相关工程,使江北和镇海等地的防洪排涝能力从不到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有关资料显示,姚江东排工程全长38.3公里,其中江北段从慈江大闸至化子闸,全长14.85公里,河宽60米,目前已经建成通水;镇海段从化子闸至澥浦闸,全长23.4公里,河宽40~80米,分三期实施,其中一、二期已经通水,建成河道14.9公里,三期工程正在实施,已成型河道3.5公里,计划2014年底前成型河道5.5公里,2015年底前主体工程将完工全线通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