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中国/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昌一幼儿园疑似给孩子喂“病毒灵”

园长及保健医生正接受警方调查

  3月16日,在吉林市儿童医院内,家长们带领服过药的孩子进行体检。 新华社发

  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馨港幼儿园因给幼儿集体喂食疑似“病毒灵”药片,引发家长恐慌。目前,夷陵区政府部门已成立调查组,幼儿园园长及保健医生正在接受警方调查。

  近期一些地方曝出幼儿园违规给幼儿集体服用处方药“病毒灵”,馨港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们就这则新闻的情况问了自己的孩子,多数孩子证实定期服用了“白色的、苦苦的”药片。

  3月15日,许多家长聚集讨要说法,幼儿园园长承认为了增加孩子抵抗力给孩子吃了药,小班吃的是板蓝根,中班、大班吃的是维C,但否认吃了处方药。

  据了解,该幼儿园有小中大各2个班,近200名学生。多位家长向记者反映,孩子入园时经体检都合格,但近期孩子们频繁出现肚子痛、心慌、皮肤痒、呕吐、头晕、女孩下身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3月17日上午,记者从夷陵区政府部门获悉,该幼儿园已被停业整顿,相关部门已对幼儿园账目、监控室和卫生室等设施设备和物证进行了封存,并表示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向家长通报。

  另外,卫生部门还建立幼儿体检绿色通道,安排有体检意愿的家长带幼儿进行血常规等六项体检。

  相关新闻

  吉林市涉事幼儿园3名负责人被刑拘

  16日,吉林市公安局已对吉林市芳林幼儿园董事长助理王丽娜,高新区分园园长张新宇、园长助理郭月辉以涉嫌非法行医罪予以刑事拘留。对昌邑区内芳林幼儿园其他三所分园是否涉嫌擅用“病毒灵”,正在做进一步取证核实。

  

  陕西宋基会解除与西安涉事幼儿园挂靠关系

  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张英17日说,该基金会将解除两家涉事幼儿园的挂靠关系,事发西安枫韵幼儿园、鸿基新城幼儿园这两家以后将不能使用“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的名称。

  西安枫韵、鸿基新城幼儿园法定代表人孙某等人为提高幼儿出勤率、增加幼儿园收入,在明知自己未取得法定资格的情况下,以吃药能预防幼儿生病为由,从2008年开始擅自购买处方药盐酸吗啉胍片(俗称病毒灵),于每年春秋两季安排工作人员给园内幼儿服用,引起家长不满。

  专家解读

  “病毒灵”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的终身影响吗?

  近日,陕西、吉林、湖北三地接连曝出有幼儿园给孩子喂“病毒灵”事件,“病毒灵”究竟是一种什么药,为何多所幼儿园都选择了“病毒灵”?这种药的副作用究竟有多大,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的终身影响吗?17日,记者专访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教授于锋,解析了“病毒灵”背后的疑问。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教授于锋对“病毒灵”究竟是种什么药作了解析。于锋说,这是一种老药,学名叫盐酸吗啉胍,主要是用于抗病毒。但是其作用没有明显效果,更别提对病毒有任何预防作用了。因此现在临床上很少使用,“日常教学中都不提这种药了”。

  那么,为何多所幼儿园都选择了“病毒灵”?

  于锋介绍,病毒灵的价格非常便宜,“一瓶一百颗仅要1.5元左右。”

  “我猜测,幼儿园缺乏用药常识。‘盐酸吗啉胍’的商品名‘病毒灵’很容易误导普通人认为这是一种针对病毒很‘灵’的药。”于锋说。

  于锋说,其实病毒灵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并不显著。药物上市前会进行有效性、安全性的多重测试。而类似病毒灵这种针对常见病的常见药物,其安全性要求更高,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发生几率都极低。而作为一种使用了多年的常见药物,病毒灵的临床报告也没有显示其毒副作用较大。

  针对家长所担心病毒灵的药理是病毒的DNA和RNA聚合酶会对孩子的遗传基因和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于锋认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一点。

  针对有报道指出,已经有孩子在体检中查出身体不适,于锋认为,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孩子的不适症状直接与服用病毒灵有关。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此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并长期关注、追踪这些服药孩子的身体状况。

  对于孩子们未出现共性指标异常,于锋认为,根据孩子的体质不同,其不良反应的症状也不同,一般的药物过敏反应如盗汗、起疹子、食欲不振等,停药后一般都会有好转,但如出现心肌受损等器质性病变就很难恢复。

  “服药后的副作用可逆还是不可逆现在还不好说,停药之后需要进行临床观察,并对症治疗。”于锋说。

  于锋认为,幼儿园盲目给孩子喂病毒灵事件十分荒谬,“没有常识、简直莫名其妙”,其背后暴露了处方药监管漏洞、教育者缺乏用药常识、卫生机构监管乏力等多种问题。

  其次,于锋认为,幼儿园的老师既没有责任心也没有用药常识。“自家的孩子喝个奶粉都小心翼翼,让孩子们吃药就这么随意,这像话吗?!”于锋说,有不少家长、学校也相信在病毒流行期间给孩子吃些板蓝根、抗病毒冲剂之类的药物可以预防,其实从药理上都说不通。

  于锋认为,幼儿园喂药事件暴露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失守”。“现在医疗专业人才缺乏,不可能每个学校、幼儿园配备有专业资质的保健医生,但是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卫生机构应该承担起看护孩子健康的责任,并且给教师、保育员普及一定的医疗常识。”据新华社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