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宁波/市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沟里发现一条四爪“怪鱼”

它叫中国瘰螈,是一种珍稀两栖动物

  网友“vivi和leo”供图

  □记者 黄金 

  

  “亲们,这条是啥?晚上邻居在小沟里发现的,尾巴像鱼,有四爪,叫啥名字呢?”昨天,网友“vivi和leo”在微博上发了一组照片,上面是一条褐色的“怪鱼”(如下图),是在我市郊区的小山沟里发现的,想知道这种奇特动物的名称。随后,摄影爱好者及专家判断是“中国瘰(音同‘裸’)螈”,系我国的珍稀两栖动物。

  “怪鱼”应为“中国瘰螈”

  “在宁波发现的话,应该就是中国瘰螈。”微博上,有生态摄影爱好者判断说是中国瘰螈,还有的说是属于蝾螈科的,但不确定就是中国瘰螈。

  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副会长张海华曾经在四明山的溪流中拍到过中国瘰螈,他看到网友照片后,就说这“怪鱼”的各方面特征与他以前所拍到的一致。因此,他认为这个就是中国瘰螈。它属于蝾螈科瘰螈属的两栖动物,俗名“水壁虎”,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为让记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瘰螈,张海华还专门找出了一本厚厚的《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上面介绍说:中国瘰螈为蝾螈科两栖动物,体长约12厘米—15厘米,雌螈比雄螈略大,皮肤很粗糙,背部与体侧布满疣粒,全身褐黑色或黄褐色,背部中央有暗红色的纵棱,腹部有橘红或黄色斑块。

  它们喜欢栖息于植被茂密、环境潮湿的平缓的山区溪流中,对水质要求较高,常隐蔽在水底的石块间与腐枝烂叶下的潮湿土穴、石缝内,冬季居深水处,傍晚留散或集群于溪流边,以水蚯蚓、叶甲虫、蜗牛、螺蛳等为食。

  建议尽快放生

  张海华说,可能是因为这两天天气较热,使得这个小家伙从冬眠中醒来,开始四处活动了。“这种动物对水环境要求较高,在人工环境中容易生病甚至死亡,因此建议尽快将它原地放生。”

  资料表明,中国瘰螈在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均有分布,但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人为捕捉等原因,分布区域趋于缩减,数量下降。

  据了解,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链接

  据《浙江动物志》记载,“中国瘰螈”这一物种的模式标本产地在宁波。也就是说,“中国瘰螈”最早是在宁波被发现、命名和描述的。“模式标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通俗地说,世界上首次被发现,并经过描述、鉴定、公开发表后的新物种,所制成的标本才可以是“模式标本”。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