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日前正式出台。这部规划有哪些亮点?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如何落户城镇?怎样让亿万农民工安居乐业?参与制订这个规划的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人社部、财政部、公安部、国土部等六部委有关负责人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助一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规划提出“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对此,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说,最近公安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对户籍改革的政策进行研究测算。“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包括1亿左右的人落户城镇,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实现上述目标不仅要依靠户籍政策的调整,还要依靠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加快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建设发展。 “规划提出对落户农民要实现住房保障的全覆盖,把符合落户城市住房保障条件的农民家庭全部纳入到住房保障范围。另外,规划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说。 为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说,我国将每年培训1000万农民工,到2020年使每个农民工都可以得到一次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每年向1000万在岗农民工提供技能提升培训,使大多数农民工由普工成长为新型技工。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就业带动、保留地权、渐进落户的特点。 大城市要引导人口有进有出严控规模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说,我国国情要求严格控制500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特大城市要通过户籍政策和其他多种措施引导人口有进有出,使城市人口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在谈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有关“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问题时,黄明说,外地人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落户政策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不要说(他们)‘就没有落户的希望了’”。一些特大城市已经探索运用积分制等政策措施解决外地常住人口落户的问题。 他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严格控制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是中国的国情决定:我国人口多,各地经济社会不平衡,大城市的优势明显,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2000年至2012年的12年间,北京流动人口增加517万,每年增长43万;上海每年增长53万;广州12年每年增长43万,深圳则每年增长56万。这些城市资源环境的压力太大需要减负。“我们的户籍政策与规划是配套的,要严格控制这些城市的人口规模,要坚持从紧。” 在谈到具有稳定收入来源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建议时,他说,这些人落户中小城市“比较现实”,落户特大城市需要申请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足够的耐心。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