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中国/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

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天然林全面停伐

  ▲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自上世纪中叶开发以来,累计生产木材6.5亿立方米,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资料图片)。
  这是黑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的采伐工具(4月1日摄)。

  4月1日上午九点半,19件林业工人使用过的斧头、油锯、马爬犁等采伐工具,作为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停伐日的纪念物被黑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标志着我国北部最大的“绿色屏障”开始休养生息。

  从黑龙江源头到汤旺河畔,从我国最北的大兴安岭古莲林场,到小兴安岭南部的马永顺林场,以商品材为目的的天然林采伐4月1日起被全面禁止。雄壮的“顺山倒”号子,堆满木材的贮木场,满载原木呼啸奔驰的森林小火车,从此走进历史。

  以大小兴安岭为主的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给等方面作用显著。自上世纪中叶开发建设以来,该林区累计生产木材6.5亿立方米,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6岁就参加工作的塔林林场职工张庆田告诉记者:“那时国家需要木材量大,晚上都要点起篝火干。月亮最足的那几天,几乎是连轴转。”这位早年曾获得“万米运输司机”荣誉称号的林业工人,回忆起当年林区会战情形时仍难掩兴奋。

  林区采伐主要是冬季作业,伐木工人十分辛苦,工作到半夜是常事,“因为出汗多、天气冷,冻透了的棉裤脱下后都能立得住。”马永顺林场场长梁云林认为,正因为这样高强度的采伐,导致林区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已势在必行。

  资料表明,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可采资源锐减,森林质量下降,大小兴安岭几乎处于无木可采的危险边缘,林区林缘向北退缩了100多公里。要恢复到开发初期的可采蓄积水平,需要80年以上。

  一些老林业工人回忆,当年林子密、雾气大,人一进去头发就被打湿了,现在想找一片遮阳的林子都很困难,山里也存不住水了,原来下大雨半个月才涨水,现在连三天都过不了。一位从河南来小兴安岭养蜂的农民告诉记者,因环境变化,以前一箱蜜蜂可产椴树蜜200斤,现在只产120斤。

  “这木头实在不能再采了,再采就把‘孙子辈’的都采没了。”伊春林管局带岭贮木场场长王泉说。

  大兴安岭地区天保办主任郑学慧告诉记者,全面停伐后,林业的工作重点将转到森林资源的管护、培育和科学经营上,通过国家政策落实到位、林区改革转型到位和群众创业致富到位的全面努力,确保林区停伐实现“停得住、转得好、不反弹”的阶段性目标。

  “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林区的全面停伐,说明我国真正走向了以生态建设为主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全面转型的开始。”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局长魏殿生说。

  链接

  失去收入来源

  数万伐木者何去何从?

  4月1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大小兴安岭数万名林业工人从此由砍树人变为种树人、护林人。

  记者走访大小兴安岭近20个林业局发现,停伐在很多人意料之中,但彻底“踩刹车”后对未来生计的担心,依然令他们迷茫和不安:如果不砍树,还能干什么?

  让大兴安岭地区大乌苏林场场长肖德军担心的除了收入来源,还有一系列民生问题。“我们林场低保户占1/3,职工烧不起煤,用木头烧炕,以后冬天取暖都没着落了。林场职工用于繁育黑木耳的菌包厂,也面临没有原材料的问题。”

  “封山令”之后,如何保证群众收入成为摆在林区管理者面前的难题。黑龙江森工兴隆林业局有2个贮木场、2个换装场、1个森铁处等单位,有2000多人面临转岗。林业局负责人表示,以前都靠在木头上,停伐后木材收入一分没有,这些人都面临如何生存的问题,现在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给部分人每月300元补助过渡。

  提到近年来全国各地频发的雾霾天气,一些林业工人希望通过生态补偿或碳汇交易的方式,来体现林区百姓保护森林的生态价值。大兴安岭地区松岭林业局局长郝先锋表示,如果政策不到位,他担心停伐很难真正“停得住”。

  不少基层干部表示,停伐后部分职工将转岗至营林管护,生态旅游业也将成为未来承接富余劳动力的渠道。均据新华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