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公办小学放学后免费照看学生引关注

公益托管能否在全市推广

  孩子放学后谁来照看,一直是不少家长头痛的问题。龚国荣 摄

  □记者 成良田

  

  前天,本报报道《海曙18所公办小学推出公益托管》的消息,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不少家长希望海曙公益托管模式可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宁波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海曙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鼓励其他县(市)区结合各地情况,探索多种形式的公益托管服务。

  家长:希望该模式能在全市推广

  海曙公办小学推出公益托管,引来一片叫好声。

  有家长表示,放学后孩子的照管问题比较普遍,现在多数家长是依靠校外托管班,但是这些托管班在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家长并不那么放心,如果学校能分担这个责任,无疑是件好事。

  “再也不用看领导脸色了,不用请假接孩子了。”海曙区一名一年级学生家长说,孩子的爷爷奶奶身体不是很好,经常只能和老公轮着请假接孩子,但老是这样在单位影响也不好。现在放学后孩子能留在学校,和其他同学互相交流,学校活动也多,而且还是免费的。

  孙文英小学一名家长告诉记者,之前已经把孩子送到校外托管班了,一个月交一次钱,现在既然学校可以托管了,他也就不用再操心了。

  海曙区的小学家长“晒”着幸福,其他区域的家长则羡慕不已。

  “现在孩子放学后的社团课,多数是要收费的。希望海曙区这种公益托管模式能在全市推广。”江北区一名家长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不过,也有个别家长希望托管时间能延长些。“5点、5点半这个时间,对有些家长来说还是有点早,能稍微延迟点就好了。”一名家长说。对此,海曙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对学校的要求是,原则上家长傍晚5点之前要把孩子接走。但若延迟来接的,学校也必需把孩子妥善安排好。

  市教育局:鼓励各县(市)区探索公益托管模式

  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海曙托管做法很好,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除了学校老师外,也可依靠社区、家长、志愿者等社会力量。

  记者得知,除了海曙区已推行的公益性托管外,个别县(市)区也在探索公益托管服务,比如余姚市的“阳光少年成长乐园”。余姚市教育局团工委书记孙申乔介绍,目前余姚已经建起了27个“阳光少年成长乐园”,放学后家长无法按时接送的孩子,可以去成长乐园参加兴趣活动,或是做家庭作业。

  虽然,成长乐园目前并非完全免费,但其本身强调公益性服务,“一些乡镇或街道办有补贴的都不收费,即使是收费的乐园,也是仅仅用于维持运营需要,差不多每月只收取60元。”孙申乔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涉及经费、师资等问题,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不一,市教育局层面暂时还无法把海曙区的托管模式在全市范围内一下子推广。

  不过目前,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明办等多个部门正在着力推进“四点钟学校”(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要求在先期试点建设的基础上,一半以上的社区要建立“四点钟学校”,到今年年底,将全面建成“四点钟学校”。

  为了发挥“四点钟学校”的公益性质,在经费保障方面,相关部门表示要争取将“四点钟学校”运行经费纳入街道经费预算,同时可适当向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收取部分活动经费和相关保险费,收费标准要充分协商,并向社会公布。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