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发 |
 |
2012年 |
中国4种恶性肿瘤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 居世界首位 ①肝②食道③胃④肺 过去30年来肿瘤的治愈率有所提高 甲状腺癌:95%以上 早期乳腺癌:90%以上 早期胃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90%以上 早期食道癌5年生存率:90%左右 第2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5日启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关爱生命”。根据《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我国2012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07万例,平均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因癌症死亡者达到220万人。 预防恶性肿瘤胜于治疗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王斌介绍,中国在过去的30年间,癌症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对于恶性肿瘤来说,预防胜于治疗。通过调整公共卫生资源和策略,战略前移,把重点从治疗转向预防,开展积极有效的预警、早诊及干预研究来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已成为全球肿瘤研究工作者的共识。 谈到中国的癌症防控,王斌说:“中国的癌症防控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巨大挑战。目前的目标应是尽快遏制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势头,提高早诊率及治愈率。”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专家提醒,市民大可不必谈癌色变,只要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一些癌症实际上和良性肿瘤没什么区别。当前,我国的肿瘤治疗方法和治愈率已经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市民无需“谈癌色变”。例如,甲状腺癌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早期乳腺癌90%以上可治愈,早期胃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早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为90%左右。癌症诊疗方法也从原来的手术、化疗,发展到更加安全的射频消融术、靶向治疗、生物疗法等。专家指出,一些癌症早发现、早治疗,基本上跟切除良性肿瘤差不多,对身体的损害不太大。 在山西太原大型义诊活动现场,吴阿姨反映,她从去年感到胸部不适,初查是乳腺肿瘤,但没有进一步确诊,只是一直喝中药。最近,她又发现胸部异常症状,一检查才知道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医生介绍,因为恐惧肿瘤,一些患者讳疾忌医,拒绝必要的检查,结果延误了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青少年肿瘤发病趋势加剧 近年来,青少年肿瘤发病趋势加剧,由于患病隐匿,发病率低等因素,往往被忽视或误诊。专家呼吁,家长及医院应给予青少年肿瘤更多的关注。 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一科主任徐向英强调,由于儿童及青少年患病隐匿,发病率低,症状开始时不典型,非常容易被忽视,即便是医生也通常由于缺乏肿瘤常识而容易误诊误治。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分析起肿瘤低龄化加剧的原因,徐向英说:“遗传基因是一方面,但很大一部分与新房装修、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及穿劣质服装、吃小食品等生活习惯关系密切。” 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刘景诗表示,湖南省肿瘤医院接诊的最小肿瘤患者仅4岁,而最需要警惕的年龄是40岁。与以往数据比较,女性宫颈癌、乳腺癌患者也趋向年轻化。 专家提醒 警惕15项机体表现 广东省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孟瑞琳介绍,癌症早期通常无特殊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但是有一些机体表现,是可能和早期癌症有关的,如出现下列情况,就应引起警惕: 身体任何部位出现肿块,尤其是逐渐增大的。 身体任何部位没有外伤而发生的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者。 中年以上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分泌物(俗称白带)增多。 进食时胸骨后出现闷胀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顺。 干咳久治不愈或痰中带血。 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确原因。 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 鼻塞、鼻衄、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 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原有的毛发脱落。 无痛性血尿。 耳鸣、听力下降、回吸性咯痰带血、颈部肿块。 无痛性持续加重的黄疸。 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液体。男性乳房增生长大。 原因不明的疲乏、贫血和发热。 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疼痛、骨关节疼痛。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