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家“空客”主题餐厅内部装修完全模仿机舱。 |
□记者 谢舒奕 文/摄 当机舱、武侠、单车这些概念来到“舌尖”,将绽放出怎样的味道?如今的宁波,越来越多的主题餐厅用与众不同的餐饮形象、个性,博取食客的注意力。然而,记者发现,一味追求环境而忽略菜品,同时在经营模式上存在产品定位不当、目标市场狭小等问题,许多主题餐厅难引食客共鸣,导致生命周期短暂,往往在开业后的一年半载,便匆匆关门收场。 现状 宁波主题餐厅已不下百家 “感觉年后新冒出不少主题餐厅,在鄞州区的一家商业广场前后不到500米就看见三家。”14日傍晚,毕女士对记者说。 随后,记者前往查看。来到该广场C区,一家飞机主题餐厅首先映入眼帘,在这里,“空中”元素处处可见:桌椅、灯饰、墙完全仿机舱设计,服务人员穿着美丽的空姐制服。出门向右,往前走几步便能看到一家“红色”主题餐厅,墙面上头戴军帽子、身着军大衣的人物形象,充满怀旧风;再拐个弯,便又有一家以单车、帆船等户外元素为主题的餐厅。 据了解,“主题餐厅”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国外传入,在宁波出现已有四五年时间,目前数量已从当初的一两家发展到不下百家,甚至成为市内一些时尚广场及其周边的“标配”。 相比传统餐饮,主题餐厅更能抓住部分人群尤其是年轻人群的眼球。“随着中国社会变化加剧,一些次生的‘亚文化消费圈’逐渐形成。80后、动漫、电影爱好者等都拥有自己的消费文化圈,非主流消费群的崛起促使主题餐厅兴起并迅速得到认同。”做了13年餐企顾问的朱惠民对此感触颇深。 观察 “昙花一现”故事屡屡上演 综观我市餐饮市场,这些跳出大众化路线的主题餐厅,在越开越多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生命周期普遍短暂,“昙花一现”的故事屡屡上演。 “经营时间能超过三年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许多都是热热闹闹开业,一年多甚至几个月后便匆匆退市。”资深食客周勇举例称,前几年在宁波开业,曾在鼓楼一带小有名气的吉萨斯动漫茶餐厅关门三四年了;而宁波游艇主题餐厅老板曾对船只喜爱有加,满腔热血经营了一年多的主题餐厅,最终也难逃转让命运。 先后在南京、上海、宁波多地经营过主题餐厅的王先生有多次失败经历,“每次只能维持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坦言,经营过程中,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是餐厅最大的难题。 探因 本末倒置,忽视菜品和服务 对于主题餐厅“命运多舛”的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经营者重视主题氛围营造而忽视了服务和菜品质量,这种经营方式本末倒置。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顾客谈用餐感受时,提及最多的是菜单设计和环境氛围,对于食材新鲜度、厨艺水平等印象并不深刻。“装修不错,点菜方式也很高科技,但是上菜速度慢,而且感觉是在主题餐厅点了非主题的菜,味道真心一般。”在一家主题餐厅用餐之后,网友“Maahier”通过大众点评网写出感受。 同时,经营模式存在产品定位不当、目标市场狭小等问题也为业内人士所诟病。“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餐厅还没有形成。”朱惠民的话一针见血。他坦言,眼下的主题餐厅,更多的是创业者个性化的体现,没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客户定位不是不够明确就是过于小众。 观点 文化搭台,美食唱戏 那么,主题餐厅到底怎样做才能有望“长寿”?“‘文化搭台,美食唱戏’的做法或可尝试。”宁波市餐饮业与烹饪协会人士认为,除了明确菜系、保证菜品质量等本职工作,借助文化的力量也很重要。 他们表示,选择主题餐厅实际上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同,顾客寻求的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找到并维系与这部分特定群体的情感,是主题餐厅在玩“噱头”之外更加要关注的。比如,主题餐厅“主题”的设定,不仅要够明确,有新鲜感,还要让消费者有归属感,“培养顾客的消费习惯,这是主题餐厅的生存方式。” 据预测,随着宁波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未来宁波主题餐厅行业或朝两个类型发展,一个是即将大举进入的外来文化主题餐厅,另一方面则是正在发力的本土文化主题餐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