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微型虚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哥们儿

  □董凤霞

  刘平、关军、张龙是铁哥们儿。三人同年大学毕业,同时分配到同一个单位。三人互报姓名后,都非常惊讶。刘平拉着关军和张龙的手说:昔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作为他们的后人,今日我们哥仨也有缘走到一起,你们说,这是不是天意?

  打那之后,刘平、关军和张龙整天形影不离,不分你我,好得像一个人。大伙都说,三个人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还有更巧的事在后边。三人的老婆好像商量好一样,都生了一个漂亮的千金;去年,三千金又都以优异成绩考上同一所重点高中。在三人共同为女儿举办的庆祝宴上,刘平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孩子们的学校离家很远,周末回家成了大事。每家每个周末都开车接送,既费时还要搭进三份油钱。我有个建议,我们三家轮流接送孩子,一家负责一周,你们看行不行?”刘平的提议,得到了关军和张龙以及各自的老婆的一致赞同。

  就这样,从刘平开始,依次是关军和张龙,三个家庭每逢周末就轮流开车到学校接孩子。三个家庭都减轻了奔波之苦,还节约了不少油钱,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这天,轮到张龙去接学生,偏偏张龙乡下的父亲生了病。张龙要陪父亲看病抽不开身,就给刘平打电话,让刘平先去接一下,下次他一定补上。刘平满口答应:“咱哥们儿客气啥?给老人看病要紧,接孩子的事你就甭操心了。”

  转眼又到了周末,张龙的老婆提醒:“有道是亲兄弟明算账。上次刘平替咱一次,表面虽然看不出什么,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人家咋想的,还是补上为好。”张龙不以为然:“女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我们是铁哥们儿,难道还会计较这点小事?”两人正为此事争辩,刘平打来电话,告诉他已把三个孩子接上了车,别惦记接孩子的事了。张龙嘿嘿一笑:“咋样,说你小肚鸡肠,还不服气。这下你没话可说了吧!”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周末轮到关军去接孩子。中午关军在家招待客人,喝了不少的酒。现在酒驾查得这么严,哪还能开车?关军打电话给张龙,结果张龙出差在外没在家。没办法只得打电话让刘平辛苦一趟。多接一次孩子,刘平倒没在意,都是铁哥们,不能太较真,谈不上吃亏不吃亏。况且都有特殊情况,又不是成心的。但刘平的老婆心里不高兴了,埋怨道:“他们两家也真好意思,上次咱们就主动替张龙多接了一次,咱也没说啥。做人可不能不知足,这明明就是看我们好说话,吃柿子专挑软的捏。当初的规矩还算不算?”经老婆这么一唠叨,刘平也感觉喉咙里像堵了块什么。

  这天又轮到刘平去接的日子,刘平刚要下楼,老婆一把拉住他,没好气地说:“就兴他们有事,我们家也没挂无事牌呀。你只管呆在家里,哪也不用去,再这样老实下去,还不叫人家当傻子卖掉?”刘平老婆说着,就拿起手机,给关军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刘平病了,恐怕接不成孩子了。关军一听,心里一百个不舒服。心想,中午上班,刘平有说有笑还好好的,说病就病了,不就是多出了两次车心里开始不平衡了嘛。有啥想法,就直说,何必拐弯抹角,叫人猜心事,有意思吗?

  从此,无论谁去接孩子,都感觉别别扭扭,心里不大舒服。这天,又该刘平去接孩子,凑巧刘平家的车子坏了,修也来不及,他就给关军打去电话。关军根本不相信,猜测刘平又在耍心眼,编出这样一个不靠谱的理由,也太小瞧别人的智商了。于是,关军撒了一个谎,没答应去。最后刘平把电话打到张龙家。张龙老婆一听,憋在心中多日的怒火一下子就燃烧起来,她气愤地对张龙说:“看出来了吗,两家都在耍鬼花招。咱满打满算也就少去接一次,这就合伙来算计我们了。这刘平也是,当初都是他出的主意,才实行几天,就不乐意了。说到天边,这次咱也不能去,大不了以后各接各的孩子,省得这样费尽心机耍心眼,好像谁沾了多大光似的。”最后,张龙给刘平、关军分别打电话,让他们通知孩子本周都自己坐公交车回来,已经是高中生了,锻炼锻炼也好,父母总不能接送她们一辈子。

  又是一个周末,刘平、关军和张龙谁也没提接孩子的事,三个孩子又都是坐公交回来的。轮流接送孩子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不过,细心的人发现,刘平、关军和张龙原来那么要好的铁哥们儿,自此在单位很少搭腔,连头碰到头都懒得搭理对方一句,好像陌生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