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成良田 通讯员 陆灵刚 美亚英语、至善教育、沃尔特语言……一年之内,至少有5家教育培训机构突然关门歇业,课程中断,学费无法追回,让不少家长伤透脑筋。培训机构频繁关门歇业,消费者该如何应对?昨日,宁波市教育局发布消费预警,公布教育培训消费的四类典型认识误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培训机构。 一年内5家培训机构关门 今年2月,网友“吾爱窈窈”在网上发帖称,原本3月1日开学的宁波沃尔特语言培训学校突然宣布要关门,让150多名学员陷入惊慌,担心老板已经“跑路”。事后调查发现,这家培训机构选址不符合消防要求,只好关门歇业,另外择址办新校。而新校至少要3个月后才能正式运作。 今年1月15日,宁波美亚外国语培训学校突然关闭停业,学员们当天赶到学校时,已经人去楼空。据统计,这次倒闭有173名学员利益受损,20多名受聘老师的工资也被拖欠。 类似的事件去年也曾发生。去年5月,至善教育在宁波的6个授课点悄悄关门,40多名家长向海曙区教育局投诉,涉及预付课时费总额达到50多万元。去年6月底,迪士尼英语宁波江东店关门。今年2月,迪士尼英语另外两家门店也向家长发出通知,称今年8月底退出宁波市场。 有些培训机构“挂羊头卖狗肉” 宁波有办学许可批准的民办培训机构五六百家,其中宁波市教育局批准的有80余家。 记者调查发现,数量庞大的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资质良莠不齐,存在无证办学、违规跨区办学、虚假宣传等乱象。 据有关媒体报道,至善教育在宁波登记注册的4家公司,其经营范围中并没有教育培训这一项。 办学过程中,各种虚假宣传也是屡见不鲜。 在宁波多地设有分部的“魏老师培训学校”,此前因虚假宣传被本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曝光。该培训机构此前曾宣称,坚持不用在校大学生,上课老师都是“省级优秀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重点中学老师”等。 记者调查发现,实际上该培训机构同样招聘在校学生,一些所谓的“在职优秀老教师”,其实都是从偏远地区请来的乡村教师,并没有获得过学术成就。 教育部门发布消费预警 消费者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有哪些误区?应注意哪些问题?宁波市教育局昨日公布了消费者四类典型的认识误区,希望广大家长从“美亚关门停业”事件中吸取教训,理性消费。 误区一:不认办学资质,盲目消费。宁波教育培训市场存在着一定数量无证办学或超范围办学的培训机构,这些机构有不少位于小区居民楼内,没有“办学三证”。建议家长一定要先检验“三证”,即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收费备案表,或通过“宁波民办教育网”查阅全市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年检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 误区二:轻信虚假宣传,未签合同。“快速提分”、“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名师助阵”……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招揽生源,肆意夸大培训效果,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建议家长要求培训机构将口头承诺写进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便日后发生消费争议时,根据合同依法维权。 误区三:不抵促销诱惑,提前消费。不少培训机构通过“读几百课时送几百课时”等促销手段,诱导消费者提前消费、超量消费。建议家长先短期试课,等认同授课方式和培训效果后,再中期续约,以降低消费风险。 误区四:没有索取发票。建议消费者要求培训机构开具正规发票、签订培训合同并妥善保存,同时可根据《宁波市培训机构收费退费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培训机构在学员提出退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结退费手续。消费者如果发现培训机构拒不按时解决退费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或举报。 相关新闻 美亚学校财务审计工作已完成 部分资金流向不合规 本报讯 今年1月15日,宁波美亚外国语培训学校(下称“美亚学校”)突然停业,170多名学员被骗。本报曾对此进行报道。 宁波市教育局昨日表示,目前,多部门联合启动的对美亚学校的财务审计报告已完成,审计发现,美亚学校存在账面收入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经营情况、部分资金流向不合规、现金收付的真实性存在疑点等严重问题。 这次财务审计,是今年2月底开始,教育、公安、民政、工商等有关部门按法律程序联合发起的。受委托的第三方宁波德威会计师事务所对从美亚学校获取的财务资料及相关合同、协议等材料进行了财务状况审计。 针对上述情况,市教育局委托浙江甬泰律师事务所对财务审计报告等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据浙江甬泰律师事务所认定,美亚学校很有可能存在违法情形。 下阶段,教育部门将会同公安、司法机关进一步协商具体处置办法,尽最大努力维护学员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