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石小区陶家巷11号楼道墙上贴满小广告,居民老徐无奈在自家门口贴纸条“求饶”。 记者 许天长 摄 |
□记者 王思勤 沈之蓥 5月4日,网友“面码”在本地一论坛发帖抱怨:“讨厌的‘牛皮癣’真是无处不在,屡禁不止!好好的楼道成什么样子了?拍摄于王隘新村。”昨天,记者来到王隘新村,亲眼目睹了被俗称“牛皮癣”的小广告密集轰炸的楼道墙面、楼梯、管道和表箱。 可是,受到小广告侵扰的就只有王隘新村吗?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这个问题在多个老小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居民眼中的厌恶、社工口中的无奈,似乎都在表明,“牛皮癣”问题如今已成“顽疾”。 江东王隘新村是个建成已有20多年的老小区。昨天上午,记者随意选择了该小区几个楼道,发现“牛皮癣”几乎在每个楼道都呈泛滥态势。 在3幢6号楼道,记者看到:楼道入口旁的墙面上,贴着A4纸大小的广告传单,地面上还散落着几张广告名片。再往里走,信箱、表箱被小广告包围,沿着楼梯拾级而上,细细一数小广告的数量,吓了一跳———1楼住户门口墙上被盖了10个广告印章,1楼到2楼的楼梯台阶上有17个章,楼梯扶手上有15张广告贴纸,过道窗户和窗台附近有11个小广告。 再往楼上走,小广告数量反而越多。记者统计了一下,1至4楼,起码有400多个明显的小广告(5楼由于楼梯口装了铁门无法进入),这还不算墙面被粉刷后,依然能辨别出来的广告电话。这些小广告内容也都差不多:疏通管道、水电维修、空调加液、家政维修、办证刻章等。 在王隘新村15幢45号的楼道内,记者也发现了将近400个明显的小广告。 有居民嫁女儿,连夜重刷楼道 “没有装防盗门的楼道,‘牛皮癣’特别多。”王隘社区居委会负责人王先生说,他们社区属于老小区范畴的共有160多个楼道,其中起码有130个楼道是没有装防盗门的。 “每年社区花在整治牛皮癣上的资金,差不多要1.5万元,这还只是买涂料、刷子、铲子等的费用。买来工具后,一般都是由社工、志愿者、保洁人员帮忙粉刷、铲除,如果要专门请人整治,花费会更大。”王先生无奈地说,每次整治完,没过两天,小广告又卷土重来。“清理得越干净,小广告来得越快,这几乎已成恶性循环了。” 王先生告诉记者,前阵子王隘社区有户人家办喜事,第二天新郎就要来接新娘了,可丈母娘家大门边盖满了小广告印章,如果拍进婚礼视频里实在是很尴尬。于是,老丈人急急忙忙买了涂料,连夜把楼道的墙壁都刷了一遍,这才顺利过关。可是等到第三天新人回门,又是满墙的“牛皮癣”。 有住户贴字条求“高抬贵手” 在海曙云石小区陶家巷11号,这个没有防盗门的楼道里,住户们与“牛皮癣”已经较量多年。 住户虞女士告诉记者,4年前她房子装修时,顺便用白色涂料把整个楼道的墙面重新粉刷了一遍。可是刷完没几天,小广告又贴满了墙面。去年,她的对门邻居搬到这里时,也把所在的楼层刷了一遍,结果也是如此。 2楼住户赵先生在这个楼道住了20年,一直坚持跟小广告做“斗争”,已经用坏了两把涂料刷子,“只要我看到的,我都刷,粘在扶手上的小广告,我就用钥匙刮。” 5楼住户老徐无奈之下用毛笔写了张字条贴在墙上,上书:“做广告请您注意环境形象,谢谢您的合作。愿您兴旺发达。”老徐说,由于住户意见不统一,楼道防盗门一直没能安装。没有楼道门,印发小广告的人可以随便进出,人也很难抓到,贴字条算是“求”对方高抬贵手。 多次治理效果有限,不少社区很头疼 记者又陆续走访了海曙天封社区、江北双东坊社区、江东潜龙社区等老小区,情况都差不多:在没有安装防盗门的楼道里,“牛皮癣”比较严重,墙上、楼梯上到处是小广告,有的人家连大门上也被印满了各种小广告。在安装了防盗门的楼道里,墙面则相对干净。 记者也采访了不少老小区的社区工作人员。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社区和物业经常联合治理这些“牛皮癣”,但回潮速度之快,令人头疼。此外,开放式小区人员进出自由,加上物业管理也不够完善,根本无法限制制癣者进入。 县学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费女士说,他们社区位于市区繁华地段,车流、人流量大,旁边还有学校、医院等,出口多,进出人员杂,“牛皮癣”问题很严重,“居委会和物业只能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多次对楼道进行粉刷,但效果很差。居民想了很多办法,志愿者也前来帮忙,还有一个小朋友发明自制粉刷装置放在楼道里。” 黄鹂社区的工作人员阮女士也说,小广告泛滥的问题持续这么多年,靠粉刷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他们也希望能找到好办法,能缓解甚至解决小区的“牛皮癣”问题。 读者朋友,如果你有好的建议和办法,请致电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或@宁波晚报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