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鄞州区望春小学“魔力卡超市”,同学们正在用“魔力卡”兑换、挑选自己喜欢的文具或玩具。通讯员 毛亚儿 摄 |
□记者 成良田 近日,多位市民向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反映,他们孩子所在的学校,“评优评先”的奖品变成了看芭蕾舞剧、看3D电影、逛科探中心等。有的还专门开设奖品超市,表现好的孩子能凭荣誉卡兑换玩具和获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这种形式很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学生被奖励看芭蕾舞剧 吴先生的孩子在鄞州五乡中学,他告诉记者,尽管过去一月有余,但对他的孩子以及五乡中学的不少学生来说,那一个晚上令人难忘:3月25日晚,学校“埋单”,请“校级先进学习小组”的320多名学生,到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看了场芭蕾舞剧。 “学校希望用这种形式的奖励,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毕竟学生对常见的文具奖励已经见得多了,不感兴趣了。”五乡中学老师陈欢夸说。 记者从来电的家长口中了解到,和五乡中学类似,鄞州区章水镇中心小学在今年3月,组织各班“明星小组”的60多名学生,到宁波科学探索中心参观游玩,所有费用全部由学校提供。而“学期明星小组”组长则获得前往万达影院观看3D电影机会。 该校教科室主任何世恩说,如此奖励主要是体现奖励的效果,学生喜欢,也因此更具激励作用。 表现好能获得购物“魔力卡” 陈女士的孩子在鄞州区望春小学,据她反映,上学期初,望春小学在校内开了家特别的小超市,这个超市不卖零食、不卖饮料,货架上只摆着学习用品和玩具。学生购买商品不是用钱,而是要用学校奖励的“魔力卡”。 望春小学师训处主任、激励项目负责人毛亚儿说,在一次“班主任沙龙”上,有老师有感于孩子们大多都有“集卡”的兴趣爱好,提出将激励机制也用集卡的形式来展现。政教处老师、任课老师及班主任按有关标准,通过发卡表彰学生,学生拿到“魔力卡”,就可以在超市兑换以“魔力卡”标价的文具或玩具。魔力卡的“魔力”还不止于购买商品,获得魔力卡越多,今后在评选先进、参加实践体验活动中可以获得优先权。 “获得‘魔力卡’的机会有很多,比如大扫除中勤劳积极的、学习有明显进步的、主动捡垃圾等等,做好人好事和获得荣誉就更不用说了。”毛亚儿介绍说。 新的奖励方式动辄数万元开支,钱从哪里来? 学校解释说,用于奖励的钱,有的来自社会人士在学校设立的奖教基金,有的来自财政配套的普高课改经费,或是小班化研究课题专项基金。“财政配套的课改经费有150万元,可以用作课程和课堂改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立项课题。”五乡中学负责人说。 专家:创新想法值得肯定 这种激励模式学生是否欢迎?记者采访发现,包括来电的家长,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表示支持。 望春小学一名小学生说:“通过努力获得了老师颁发的‘幸福魔力卡’,而且还能去‘魔力卡超市’兑换自己喜欢的礼物,这种感觉很奇妙。” 不过,也有家长提到,对于看舞台剧、看电影、逛科探中心这样极具吸引力的奖励形式,获奖的同学是高兴了,但是对没获奖的同学的刺激可能有点大。 宁波教育学院行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晶晶认为,学校的这种创新想法值得肯定。 王晶晶说,小学生正处于身心的萌发期,需要外界不断的肯定和鼓励,知道什么是对的、是应该去做的,以获得今后的努力方向。因此,小学里会比较多地用到激励、奖励的方法,内容形式也比较丰富多样。 “至于哪一种方法更好,不妨用‘有效、有助、有益’的原则去衡量。”王晶晶说,像组织学生观看芭蕾舞剧、游览科探中心显然是有创意、有意义的激励,学校不仅兑现了承诺,更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科学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