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道明饰演的陆焉识 |
□记者 梅薇 昨天,张艺谋新片《归来》开始全国公映。这部影片是张艺谋向艺术电影的一次回归,片名“归来”似乎也包含着另一层深意。只是这样一部电影,甬城观众反应不一,记者昨天在电影院看到,有人感动得哭了,有人竟然笑了,更有甚者,竟然看得酣然入睡。 这是一部值得尊敬的电影 早就知道《归来》是一部文革题材的电影,但看完才发现,《归来》巧妙地瞄准了“后文革时代”,讲述文革带来的后遗症,而这种痛苦更为深沉,更为漫长。 整部影片如涓涓细流,没有激烈的冲突,但依然能感受到其背后的力度。张艺谋拍得克制而隐忍,很多次,记者看得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归来》之前,张艺谋的那些商业片几乎每一部都拍得绚丽而浮华,但这一次,终于洗尽铅华,在影片中体现出了他的美学诚意。 张艺谋曾经说过:“《归来》突破我所有的努力,我觉得,在我能做到的程度,已经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做不到的就是做不到。”在这样一个喧嚣的年代,有人愿意沉下心去审视那段历史,无论如何,这是值得尊敬的。 在宁波时代电影大世界观影结束时,记者碰到一位70岁的老人谢鹤年,他因为腿脚不便,是坐着轮椅来的。儿子谢斌告诉记者,父亲已经几十年没看过电影了,平日里也很少出门,但这部电影,“父亲很想看。”曾经的那段历史,对老人来说,是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也正是因为经历过痛,影片里的很多情节老人都能感同身受。他说:“太感人了,好几次,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归来》 让记者惊讶的是,看片过程中竟然有人笑出了声。笑声来自几位年轻人,当他们看到片中冯婉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去火车站接陆焉识时,他们笑了。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人看这部影片,看到了不一样的《归来》。 记者看到《归来》的宣传单上,很多名人谈到了自己的观影感受。导演李安关注的是时代,“我们的印象,我们的记忆,在《归来》中都能找到答案”;专栏作家黄佟佟关注的是艺术,“张艺谋继《活着》之后最好的现实主义作品”;演员徐铮看到的是亲情,“时光流逝,和家人时隔多年再团聚的时刻让人难以忘怀”。当然,也有网友感受到了爱情,“无论哪个时代,轰轰烈烈无数都抵不过相濡以沫一路,艰难时期的爱情故事教会我们懂得珍惜懂得把握。” “《归来》其实是一部纯正的知识分子电影,喜欢这部影片的大概是有一定阅历的人。”宁波时代电影大世界副总经理盛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有很多人打来电话询问《归来》上映时间,“听声音,大部分还是年龄稍长一点的,而且以女性观众为主。” 两位主演弥补影片内容不足 因为是张艺谋的作品,所以很多人愿意走进影院;也正因为是张艺谋的作品,所以很多人会拿着放大镜去挑剔。 《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张艺谋只截取了小说的最后部分,主要讲述“文革”后,陆焉识和妻子冯婉瑜的“精神疗伤”。因为人物关系过于简单,使得整个故事有些单薄,而这种单薄不仅失去了历史的质感,也使影片后段显得有些拖沓。电影看到一半,记者身后竟传来鼾声,原来后座有一男子已经酣然入睡。 这是影片稍显遗憾的地方。但好在两位主演陈道明和巩俐的演技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而这一点也足以让人耐着性子看下去。曾经有人说,陆焉识、冯婉瑜这两个人,除了陈道明和巩俐,“还真想不出还有谁能演”。陆焉识为失忆的妻子写信、弹琴、念信,甚至送她去火车站“接自己”……日子如水一般流过,陈道明和巩俐细腻到融入空气的演绎,让这个简单的故事充盈了一种深远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