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星期日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吞云吐雾 不吸烟不沾烟

营造无烟环境,从创建无烟单位做起

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开设有戒烟门诊。
  宁波广博集团的禁烟提示。

  果断型

  一纸文件,办公室烟灰缸不见了

  38年“老烟枪”终于成功戒了烟

  去年的这个时间,对于市总工会宣教部调研员李建成来说,终身难忘。有着38年吸烟“底蕴”的他,接到了单位发的一份文件。“主要内容就是规定在办公区域不得吸烟。说实话,以文件形式下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这份神奇的禁烟文件,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彻底改变。李建成总结有两点:一,作为“老烟枪”的自己,竟然戒烟了;二,有着多名“老烟枪”的单位,竟然也真的做到无烟了。

  文件下发,李建成认真地学习了一遍。“既然上面有了规定,当然是要自觉遵守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管好自己。”有了这觉悟,从过年前,就开始尝试着戒烟。“我是从1976年开始抽烟的,烟瘾最大的时候一天三包。”但三年前检查出心脏不太好,他也起了戒烟的决心,就是没能坚持下来。“工作累的时候,还是需要抽上一支来调剂下的。”

  戒烟到底难不难?马克·吐温形容它说:没有什么事比戒烟更容易的了,我已经戒了1000次了。抽了几十年的烟,李建成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它的踪迹:抽屉里有、家里也有,甚至包包里、车子里都放着,但这一次,他却真的和香烟说了拜拜。戒烟快半年,他没再吸过一口。

  对单位这个大环境而言,自从有了禁烟文件,首先呈现的显性变化是,会议室、办公室都统一把烟灰缸收起来了。以前开个会,领导们还互相散烟,但现在,李建成坐在那里,笑容可掬地摆摆手,“不好意思,戒了”,这话错愕了不少人。几名有名的“老烟枪”悄悄说,“李部长都戒了,我们都不好意思再抽了!”从此以后,会议室、办公室里,还真的做到了“天下无烟”。

  一纸文件真的就能让人彻底戒烟?李建成说得很坦荡,“也算想通了吧。现在吸烟不只是你一个人的事,多少都会影响别人,影响大环境。再加上单位里也有了禁烟的要求,三令五申地强调,与其抽得跟过街老鼠一样,不如干干脆脆‘重新做人’。”

  新鲜型

  堵不如疏,20万元建透明吸烟房

  抽烟规范了,抽的人却反而少了

  214省道边上,宁波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门口,一座20多平方米的玻璃房成了附近上下车流的一道景观。每天中午的时候,房间里面七七八八地坐着好些个穿着工作服的员工在吞云吐雾,场面甚是“壮观”。这里是广博集团在2011年设立的吸烟室,当时投入了20多万元。

  玻璃房里,摆放了一些椅子、烟缸、香烟柜,这些硬件设施显得比较单薄。根据规定,员工在上班前、午餐时间、下班后,可以到吸烟房里来休闲片刻。

  “我统计过,广博里面大约有70多个烟民。”该集团工会主席舒耀平说,作为一家集办公文具、印刷纸品、塑胶制品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共有员工4500多名,其中三分之一是男性。

  纸制品企业堆放着不少易燃物品,广博集团也是市级重点防火单位。舒耀平说,早些年,集团就开始实行全厂区禁烟,但禁烟令下发后,工厂车间的烟并没有真正禁起来。厂区、车间的一些角落,总能不时发现一些烟蒂。“要行政人员全面禁烟是容易的,最难的其实在生产一线,一些老烟民是很难戒掉。”

  与其偷偷摸摸地藏着抽,不如大大方方地站出来抽。3年前,全玻璃的吸烟房在厂区门口不远处落成了,员工们终于有了“合法”的吸烟场所。

  “员工普遍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说,这样多好呀,不用再藏着抽了,企业隐患也减少了;另一种是,透明玻璃房里抽,人家都看得到,难为情的,应该尽量少抽或者干脆不抽。”舒耀平说,有员工还认真地计算了一下,从最远的车间到吸烟室,要走超过300多米,一来一回要花上不少时间;此外,进出厂区都要在门卫那里登记,不少有烟瘾的员工发现,吸烟变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吸烟的人数和次数也越来越少。

  玻璃吸烟房,慢慢改变着很多广博员工对吸烟的态度。为了禁烟,以前公司会和各部门负责人签“军令状”,甚至罚款、追责,但效果都不如一个吸烟房来得犀利。

  “办公场所的禁烟不能一刀切,必须要考虑个别员工的实际需求。与其让他们偷偷抽烟,不如设置一个专门的吸烟室。”舒耀平说,堵不如疏,一个玻璃吸烟房,不仅让员工感受到人性化管理,也能更好地保证生产安全。

  办公室抽烟

  一、二、三手烟齐危害

  在宁大附院戒烟门诊,每周都有烟民来求助。不少人都说,自己在家里很少抽烟,就是在办公室里,总会时不时来支烟,“我不抽,别人也可能抽,与其吸别人的二手烟,还不如吸自己的一手烟呢。”市民王先生的话反映了许多烟民的心理状态。

  坐诊医生陈众博表示,办公室是个相对封闭的小空间,在那里抽烟,会产生一手烟、二手烟,还有人们不熟悉的三手烟。所谓三手烟,就是烟雾中的许多有毒有害的固体小颗粒,吸附在人身上形成的烟味。“有些老烟枪,即使没抽烟的时候,大家也能在他身上闻到浓重的烟味,这就是三手烟,它的危害与一手烟、二手烟相差无几。”陈众博说。

  办公室里,一、二、三手烟共同作用,对人体的影响远大于室外抽烟。抽烟者本人,抽的是一手烟,呼吸的是二手烟,身上粘附的是三手烟。而周围的人,也同时会受到二手烟和三手烟的影响。如果恰好门窗紧闭,空气缺少对流,一支烟的影响往往会持续几小时。

  除了肺癌、咽癌、喉癌等呼吸道恶性肿瘤与烟草密切相关外,消化道、心血管、脑血管也容易受烟草毒害。烟草中含有400余种致癌物,多数都会经由呼吸融入血液,运行到全身上下,影响多脏器多系统。

  以肺为例,一个人如果长期在烟雾缭绕的环境里办公,尼古丁、焦油等会在肺部沉积,起初累及支气管表面,之后进入黏膜、肺泡等深层肺组织,人的肺慢慢就由原来新鲜的肉红色,变成黑乎乎的烟熏肉的颜色。

  因此,陈医生呼吁,大家尽量不要在室内抽烟:“在国外,只有看得到蓝天白云的地方,才允许抽烟,我们也要树立这样的意识。”

  创建无烟单位,要靠啥

  □紫满

  对很多不吸烟的人来说,上班期间同事在办公室内吞云吐雾、自顾自抽烟的场景,实在是难以忍受的经历。不过,尽管心里觉得不爽,嘴上恐怕还是要说“没事,你抽吧!”因为,他心里清楚得很,采取对抗的手段除了恶化同事关系,对消除办公室抽烟陋习几乎没有作用。

  这期特稿,显然给了这些心里不爽的被动吸烟者以解决问题的智慧:其实,创建无烟单位,办法不是没有,关键看负责人的决心。所谓“吸烟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正是此之谓也!除非单位负责人也是吸烟人士而且毫无戒烟决心,作为单位员工大可向各自的单位负责人强烈建言:采取措施,创建无烟办公室!想必这样的建言,被采纳的概率极高,实现无烟办公室的梦想并不难。

  不过,要是负责人也是极喜欢抽烟的瘾君子呢?恐怕建言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并不是每个单位的负责人都愿意这么干———毕竟,市级无烟单位荣誉至今也才590家。而且,就算所有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都实现了无烟,宾馆、饭店、影院等公共场合的无烟单位该怎么创建,难道也只能靠进去消费的吸烟者的自觉?个人的自觉当然是实现全民禁烟的一个前提,但恐怕并不怎么靠谱。

  所以,这又引出一个观点来:实现全民禁烟,制度的刚性乃是更重要的因素。那么,现在制度有没有呢?有。但诚如这期特稿所言,宁波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有3年整,然而一些会场、餐厅、电梯、出租车内“吞云吐雾”者仍随处可见。这说明,制度的执行尚有些疲软。看来,光有自觉、制度还不行,还得有执行制度的决心,这就是制度的刚性所在。

  由此看来,宁波要创建无烟城市,不仅应该多推广那些无烟单位的好做法好制度,还应加大执法的力度!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