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体优生涉嫌造假加分事件在多地不断曝出。四川体育加分被清华拒认,湖南一健美操培训班超九成学生获加分,广东某中学体育加分近半作假,辽宁本溪高级中学87名体优生加分涉嫌造假,河南漯河一高中今年竟有74人获体育加分……目前各地的纪检和招生部门已介入调查。 本溪高级中学: 分配体育加分名额,足球四万元游泳七八万元 经查阅,今年辽宁有体优生1072人,其中,本溪市高级中学一所中学就有87人,被称为体育加分“神校”。鞍山市第一中学、辽河油田高级中学等学校也有超过40名高考体优生获得加分。 本溪高级中学几乎包揽了近几年辽宁省的文理科第一名,一本通过率也超过95%。在这所学霸云集的高中,2014级学生中的前100名被分成两个奥甲班,101到240名被分成了两个奥乙班,其他班级被称为A班。记者了解到其中一个奥甲班有40人,拥有体育加分的是22人。 本溪高中的一名没有获得加分的学生通过QQ对记者说,“班主任问家长谁要报名办证,我妈报名了,但是没把名额给我。办证方面,足球便宜,4万多元,游泳贵,7万到8万元,给负责裁判和比赛程序的人。” 这名学生说,虽然很多人加了分,但没加上的更多。学校会优先考虑为两个奥甲班的学生加分,因为他们更有希望冲击清华、北大。另外,就要看家长和班主任、校领导的关系了。“我知道有的同学为了获得办证资格,给上面送过钱。” 本溪高中学生的说法得到了其他学校家长的认证,一位来自盘锦市的辽油一高的学生说,“他们也不避讳,5万元一个,学校帮联系,家里掏钱,统一办。” “据说本溪高中奥甲班(实验班)有半数学生获得体育加分,这明显不寻常且严重侵犯了省内其他优秀的高分考生权益。高考涉及千家万户,必须坚守公平底线。”有家长气愤地说。 部分家长反映,公布的二级运动员材料漏洞百出,标注为男生的考生竟然参加女子乒乓球单打。“严肃的体育加分为何出现这种低级差错?” 一位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透露,体育赛事水分大,很多没有经过严格核定,如有的球队替补队员都没上过场,但也能跟着球队蹭到加分。有的地方私下叫卖体育加分,有的家长直接出钱办赛事给孩子“买”冠军。 漯河一高中: 74人获体优生加分 其中包括河南文科状元 6月30日凌晨,“漯河高中一个年级74个国家二级运动员,包括今年的文科状元”的帖子出现在一些网站上。帖子称2014年河南高考享受体育二级运动员以上政策加分的有738个,漯河高级中学居然有74人,包括今年河南省考了665分的文科状元齐某。发帖人质疑:“真不知道漯河高中是所什么神高中,一个年级74个国家二级运动员,还几乎个个尖子,每个学生都文武兼备,难道这是所体校吗?” 获悉此事后,河南省招办回应称,他们已将测试合格二级运动员名单在网站上予以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坚决按照规定取消其当年考试、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 评 论 莫让“特长加分” 变成“特权加分” 近年来,高考加分乱象备受社会诟病,让高考的公平公正饱受社会质疑。体育加分、思想品德加分等各种名目繁多的加分,看似弥补了高校招生的一些不足,但由于加分制度本身设计不够严密,对特权的监督如同“牛栏关猫”,运行过程不够透明公开,加分政策在一些地方严重异化,一些人千方百计拉关系、走后门、蒙混过关,让“特长加分”变成了“特权加分”,让加分政策在有的地方成为“拼钱”“拼权”“拼爹”的游戏。 作为人生中重要的一道关口,人们所希望的高考提供给考生的不仅仅是一个公平公正的考场,只有报名、加分、考试、录取各个环节都能公开透明,才能给每个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加分乱象不能消除,只会让考生还没进考场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维护高考公平,不仅需要公开透明的操作、切实有效的监督,还需要依法严肃查处。只有这样才能还考生一个公平的高考,给社会一个公正的交代。 本版图文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