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人文·老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06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贼膘肠

蛎黄

  乌贼膘肠 

    □李品祥

  上世纪70年代前,舟山沈家门市场上销售的乌贼膘肠,全都是用曼氏无针乌贼劈鲞后抠出的内脏做成的,这与如今用海底蛸或鱿鱼劈鲞抠出的内脏做成的乌贼膘肠,真有天壤之别。

  那时,在舟山白沙港、乌沙门、花鸟岛、浪岗山等无数岛礁附近出产的活蹦乱跳的曼氏无针乌贼,捕获后不超过4-6小时就把整只乌贼开膛剖肚,抠出乌贼蛋、矾、黄膘、墨囊等内脏。乌贼没有经过冰冻,膘肠不加水,更不添防腐剂之类的化学物质,乌贼膘肠按每百斤加15斤食盐拌匀,可谓原汁原味。

  那时,大榭每个生产队差不多都有一艘小船,经常把冬瓜、洋芋艿、洋葱头、南瓜、萝卜干之类的农产品销往下山、沈家门等地,每次回来装载最多的是一桶一桶的乌贼膘肠,每家每户少则买一二十斤,多则四五十斤,因为它便宜(7分钱一斤),是农家细水长流的长下饭。

  做饭时,家庭主妇往往装上一浅碗乌贼膘肠,在饭镬扛上与咸菜汤、洋芋艿之类的小菜放在一起,盖上镬盖。当饭烧熟后,掀开镬盖,一股关不住的香味扑鼻而来、夺屋而出,使人垂涎欲滴,再看那碗乌贼膘肠,中间胀得像馒头似的高出碗沿,无论是白的乌贼蛋、琥珀色的矾,还是黑的墨都呈现出一层闪亮的光泽,黄膘渗出一层淡淡的油光。那香味、那光泽、那油光在如今的水货膘肠里再也找不到踪影了。

  餐桌边,女主妇告诫小孩膘肠很咸,节省点,少吃一点。有时发现餐桌上其中一人啃上乌贼膘肠的墨囊,牙齿、舌头满嘴墨黑,人人皆笑。墨囊黑是黑,但吃起来喷喷香,比乌贼蛋、矾还香。当然,乌贼膘肠中的白色乌贼蛋、琥珀色的矾才是上品,下饭时总是小心翼翼地啃上一点,边品尝边就着饭咽下去。

  宁波人把咸泥螺也称为压饭榔头,但乌贼膘肠比泥螺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花包(乌贼的肠胃部分)黄膘、墨也比泥螺强。人们除了直接用筷子在碗里夹一点蒸熟的膘肠下饭外,通常把生膘肠加一点水,使它稀薄一点,蒸熟之后,把熟洋芋艿往膘肠中一蘸,这洋芋艿顿时“身价倍增”,吃起来咸中带香,并带有鲜味,大开食欲。

  

  蛎黄

    □张可人

  蛎黄的正式学名叫“牡蛎”,在宁波,牡蛎就只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蛎黄”。蛎黄多养殖在象山石浦、奉化莼湖以及宁海的强蛟、力洋和西店等地的大滩涂上。当地养殖户用木桩或粗毛竹桩在滩涂上搭起许多架子,拴上些附着(重)物,蛎黄苗就附在上面生长。

  蛎黄的采收一般从每年10月中旬开始,春节前夕迎来采收和买卖高峰,采收到每年三四月份乍暖还寒的时节止,等来年6月“发苗”后,养殖户们就基本没啥大事了。把采收回来的蛎黄拉上岸头,岸上雇请的几名帮工就开始忙活起来。这个时候,养殖户们会用编织布搭建好几个大帐篷,相互紧挨着,每个帐篷里都有帮工紧张而有序地挖着蛎黄肉。通常十斤带壳的蛎黄,挖出来的蛎肉顶多只有一斤至一斤半。春节前最忙的时候,一个帮工若是从早做到晚,再连夜加班,最多也只能挖出四十来斤蛎肉。

  挖蛎黄肉需要一定技巧,用小刀尖对准蛎柱轻轻一撬,蛎黄壳就开了,再用刀割断蛎黄筋,将整只蛎黄连水带肉倒进碗里。挖蛎黄肉最关键的是要保证蛎黄肉的完整。新鲜的蛎黄肉是浅绿色的,若是肉色发白,说明是在水里浸泡的时间太长而不怎么新鲜了。 

  蛎黄最方便的煮法是:取适量火锅清汤底料,按比例加水,烧煮开,下蛎黄,加适量盐粒,少顷,就可开吃了,无需加味精,蛎黄汤和蛎黄肉的味道就已经透骨鲜了。吃剩的蛎黄汤要是舍不得倒掉,就加入些面条和其他蔬菜再煮煮,就成一道“蛎黄汤面”了。当然,蛎黄最简单的吃法就是生吃了。不怕腥的,把蛎黄肉用凉白开水冲洗后,装入盘中,吃的时候就蘸些酱油。

  宁波名菜“蛎黄炒蛋”的味道相当好,不过做法并不简单。要先把鸡蛋黄放入碗内快速打散,加入盐、葱和姜汁再搅拌一会;接着,把清洗干净的蛎黄肉用醋、味精、精盐腌渍几分钟之后,放进面粉中滚匀;紧接着,把铁镬放置在炉灶之上,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马上将滚匀面粉的蛎黄肉拌匀蛋黄液,整齐地一一放入油锅中,用文火将两面都煎至金黄色,捞到镬外沥干;然后,将葱姜丝快速放入留有底油的镬内,再加入醋、精盐、清汤少量,最后倒入已煎黄的蛎黄饼,用慢火煨熟之后,淋上些麻油,铲入盘内即可食用了。

  原料同为蛎黄和鸡蛋的“蛎黄蒸蛋”,做法就简单不少———将清洗干净的蛎黄肉和打散的鸡蛋液一起拌均匀,放上镬蒸熟即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