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宁波/纪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件百年银餐巾环辗转回到宁波

主人是当初华美医院院长兰雅谷的夫人这对加拿大夫妻为宁波医疗事业作出过贡献

  餐巾环上面镶嵌着“福寿康宁”四个立体字。 记者 徐佳伟 摄
  市第二医院前身华美医院第三任院长兰雅谷医生。
  兰雅谷医生的夫人。
  记者 徐佳伟 翻拍

  □记者 林诗舟

  通讯员 周佳 陈碧驰

  

  历时两年多的辗转寻找,近日远道而来的华裔新西兰籍的银器收藏家王英安,终于将一个有着近100年历史的餐巾环,无偿捐赠给与之有密切关联的市第二医院。而这背后还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华裔收藏家海外拍得餐巾环

  了解背后故事决定无偿捐赠

  这是一款纯银平板餐巾环,直径4.6厘米,宽度3.5厘米,重量45克,银标zeewo德泰,上面镶嵌着“福寿康宁”4个立体字。特别之处在于每个立体字的中间都篆刻着很小字号的7个人名,但都非常清晰,分别是:丁立成、林渭舟、任莘耕、马友芳、刘贤良、洪约翰、王申祶,中间竖排还有“兰师母雅鉴”5个字。

  拍下这件珍贵藏品的银器收藏家名叫王英安,今年40多岁,祖籍西安,早年移民至澳洲新西兰。因为爱好收藏,她经常会去关注一些拍卖会上的藏品。又因为在异国他乡格外念家,所以她对刻有中文字样的物品也更为关注。

  王英安说,2012年在新西兰的拍卖会上看到这件物品时,她对物品上面的那些中文名字,产生了好奇,非常想探究它后面的故事。当时虽然有一位老外与她竞争,但看在她志在必得的样子就不夺人所爱了。最终她以1000新元,约5000人民币的价格,拍下了该藏品。然后开始辗转寻找它背后的故事。

  她先是利用收藏网站发帖求助,无数网络收藏爱好者都帮着她寻找,其中不乏有任莘耕的外孙女等知情人士。经过2年多的时间,各种线索也开始渐渐浮出水面并且开始明晰,“兰师母雅鉴”中的“兰师母”应该指的就是市第二医院前身———宁波华美医院第三任院长兰雅谷的夫人。根据资料记载,兰师母于1919年在宁波去世,享年60岁。这个银餐巾环应该是一件贺寿之礼,距今近100年的历史。

  在一个宁波银器收藏朋友的陪伴下,近日王英安来到市第二医院,不仅看到了当年华美医院旧址和档案室保存的兰雅谷院长及兰师母的介绍和遗照,更是听闻了这餐巾环背后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感动万分之余,她决定将这餐巾环无偿捐献给市第二医院。“虽然这件藏品对我而言弥足珍贵,但这对于医院的价值更大。”

  餐巾环主人是一对加拿大夫妻

  他们为宁波医疗事业作出过贡献

  这小小的餐巾环背后到底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这还得从1889年的宁波开始说起。始建于1843年的宁波华美医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西医医院之一。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加拿大籍人兰雅谷,于1889年到宁波华美医院任院长后,投身于宁波的医疗事业,携夫人再也没有离开过宁波这方土地。

  兰雅谷当院长后,宁波华美医院可谓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餐巾环上刻的丁立成、林渭舟、任莘耕、马友芳、刘贤良、洪约翰、王申祶等7人,就是当时兰雅谷手把手毫无保留培养出来的当地医生,其中任莘耕、丁立成后来还出任了华美医院的华人院长,洪约翰等人后来还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的顶梁柱。此外兰雅谷也将西医技术和理念带入宁波,更是将一生所有积蓄都捐赠于宁波医疗事业。

  1920年当兰雅谷过完60大寿,他便把宁波士绅为他祝寿的所有礼金和兼任宁波海关检疫官的收入,全部都用于医院病房和手术室的扩建,还购买了当时最为先进的X线机。1923年他打算筹建1号医学楼,但由于缺少资金,他不得不拖着年老体弱的身子,整日奔波游走,苦口婆心地发动关系一点点筹款募捐,同时将北门一带城墙上拆下的城砖、城石全部要来作为建筑材料。

  1926年1号楼终于开始动工,但遗憾的是,兰雅谷于1927年在宁波逝世,享年66岁,并未亲眼见证1930年1号楼的正式启用。

  据市第二医院档案管理科科长吴华介绍,在当时的相关资料里也记载,兰雅谷及其夫人因为医院病房病床不够用,经常将病人带回自己家中救治,并将自己的床铺让给病人疗养,为此嬴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信任和尊敬。兰雅谷还被嘉贺为服务中国人民三等奖。此外,兰雅谷及其夫人还热心慈善事业,捐助成立了孤儿院。当兰雅谷院长逝世时,孤儿院的孩子们还自发一路为他送行。

  1930年当医院1号楼落成时,专门为兰雅谷刻碑立传。《兰雅谷医师劳绩碑》现仍保存在医院大楼的一楼。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