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中国/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发布

三年对外援助893.4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表的《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介绍说,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893.4亿元人民币。对外援助资金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方式。

  《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显示,为促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对外援助资金更多地投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2010年至2012年,中国共向121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其中亚洲地区30国,非洲地区51国,大洋洲地区9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9国,欧洲地区12国。此外,中国还向非洲联盟等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

  白皮书显示,中国的对外援助资金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方式。

  无偿援助重点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中小型社会福利项目以及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技术合作、物资援助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无偿援助323.2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36.2%。

  无息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社会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无息贷款72.6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8.1%。

  优惠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有经济社会效益的生产型项目、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较大型成套设备、机电产品等。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优惠贷款497.6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55.7%。

  白皮书指出,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中国重点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农业发展,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建设社会公益设施,并在其他国家遭遇重大灾害时及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白皮书指出,援外预算资金由财政部按预决算制统一管理。优惠贷款本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市场筹措,贷款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由此产生的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补贴。

  专家解读

  对外援助给中国带来什么?

  《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是对2011年中国政府首次发布的《中国的对外援助》的补充和延续。记者就中国对外援助相关热点采访了有关专家。

  贫困人口近1亿为何还要对外援助

  近年来,社会对中国对外援助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近1亿贫困人口,为何还要拿出大笔资金对外援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徐伟忠说,从援助学原理看,经济能力较强的国家,在正常的贸易投资和经贸交往中获利较多,有义务对市场经济中相对不足的一方给予补偿。这是国际认可的惯例。根据白皮书,中国对外援助资金更多投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王成安说,对外援助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性支出,在发展和巩固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友谊、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中国援外更趋理性和注重实效

  “过去中国援建楼堂馆所比较多,但近年来呈现出更注重民生和培养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等新特点。”商务部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所长王泺说。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的近50%投入受援国减贫、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民生领域;超过61%的援助资金投向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

  中国民营企业万宝粮油在莫桑比克加扎省的7万亩标准粮食田今年预计产量达3500万公斤。与此同时,位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郊区CATETE农场的上万亩土地上,中国旱稻品种“绿旱一号”又将迎来丰收,把当地粮食亩产提高近10倍。

  中国对外援助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从自身国情国力出发,尽可能使援助发挥最大效益。联合国规定,发达国家每年至少应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用于对外援助。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援助虽不及这个比例,但力图达到更好效果。

  通过给予有外交关系的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待遇,2008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吸收最不发达国家约23%的产品出口。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