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鼓 |
|
药铃 |
|
寿全斋的药瓶 |
|
药碾 |
□记者 李菁/文 龚国荣/摄 知道古代郎中行医时使用的药铃和药鼓是作什么用的吗?知道晚清至民国时期宁波有哪些大药店生产的丹药很受欢迎吗?这些问题,对于不少年轻宁波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但对于邵宏国和王定海这两位外地来宁波落户的新宁波人来说,却并不陌生。 十多年前,因为一个相对小众的收藏爱好———古代医药器具收藏,他们与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前,两人联合在宁波知青博物馆展出他们的藏品———林林总总的古代医药器具、书籍让前来观看的市民大开眼界。 藏品里蕴涵的中医文化 邵宏国和王定海两人的年纪相近,都40岁左右。尽管来自不同的地方:一位来自浙江台州,一位来自江西鄱阳,到宁波工作定居已十几年,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古代医药器具收藏,让他们结成了好朋友。 在各收藏门类中,医药器具收藏属小众收藏。为啥会喜欢上这类收藏呢?说起来很偶然,之前两人都喜欢收藏古代的酒具,渐渐地发现这些酒具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保健药酒的瓶子,古代的酒文化和药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出于对中医文化的好奇心,转而收藏起药瓶、药罐及其他医药器具。随着收藏的深入和藏品的增多,他们也深深地被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打动了。 邵宏国说,中医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医疗用具收藏的意义在于,通过中医器具的系列化可以窥探出中医的发展脉络。 两人收藏的内容主要包括:医疗器具和古书典籍两大类。前者包括煎药器、捣药器、药碾、药炉、药秤、脉枕等医疗器具和各种丹药瓶、药酒瓶等。后者则是一些珍本、善本的古医籍,也包括抄本、写本、各种医学文字资料等。 这些平常人看来平淡无奇的瓶瓶罐罐,在藏家邵宏国的眼里都拥有无穷的魅力和讲不完的故事。 比如有一种圆形黑色中间凹陷的器物叫药铃,它可是古时医生除坐堂行医外四处行走为人看病的必备工具。以前人们把四处行医的人称为“走方医”,亦称“铃医”,他们手中的铃叫“药铃”,又叫“虎撑”。说来还有一个与药王孙思邈有关的传说呢。说是孙思邈在一次山中采药的途中,曾用扁担上的一只铜环撑开虎口,徒手取出卡住老虎咽喉的骨头。从那以后,铜环被改造成一个手摇铃,成为采药的标志。所有医生出门采药时都会带上它,用于显示他们是药王的弟子,亦被当作中医的护身符。为纪念孙思邈给虎医伤,唐太宗下令制造了大批“虎头环”。唐朝以后,工匠们用不同材料制造了大量的“虎头衔”,用在大门、箱柜等不同物件上,一来可以当装饰品,方便辅手,二来可以用来避邪、纳福。 还有一种中药器具叫药鼓,现在也比较少见。它的外形由鼓身和细长的鼓杆构成,主要用于吹入喉咙散剂,靠簧片的弹力鼓出空气,吹动散剂进入患部,是一种喉科给药器具。 记者发现在众多药瓶藏品中,有一种羊羔酒的酒壶比较有意思,呈扁圆形,两边有系绳,可挂在肩上,一看就是当年马背民族的用品。酒壶由竹子作骨架外糊十几层牛皮纸而成。据悉,羊羔酒是中华传统名酒,起源于汉魏,兴盛于唐宋,以黍米为主要原料,以矿泉水、绝嫩羊羔肉连骨同木香、杏仁等数种名贵中药材一起酿制而成,“色泽白莹,入口绵甘”,如羊羔之味甘色美,故名之。可以大补元气,健胃益肾。 宁波的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 在邵宏国和王定海两人的众多藏品中,装丹药的小药瓶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有不少产自宁波的大药堂。 据邵宏国介绍,以前宁波的大药堂,往往是“前店后作坊”的模式,都会生产自己的丹丸。丹药瓶一般都是精致小巧的瓷瓶,上印药堂的大名。能生产丹丸的药堂往往都是有实力的大药堂。他的收藏品中有当年寿全斋、香山堂、得生堂的丹药瓶,都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宁波大名鼎鼎的大药堂。 中国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相传宁波在明末清初时就有药店20余家。从十九世纪末开始,药行街因药行林立而得名。在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在该街开设的药行药店达50余家,药业职工500余人,成为全国中药转运聚散中心。至光绪二十年,上海中药业兴起,药材集散中心自甬移至沪,但浙地所产的重要药材,如浙贝、白术、麦冬等仍以药行街为贸易枢纽。至抗战前夕,药行街尚有药行近30家,全市中药店不下60家。按规模大小分,有寿全斋、冯存仁、香山堂、得生堂为四大家,还有周介寿、慎鹤堂、大乙斋、存济堂、积寿堂、周培德、颐寿堂、清一斋等八家规模仅次于四大家,也很受欢迎。 除了众多中药丹丸瓶的藏品,还有一个玻璃制的西药瓶非常独特,它就是上海五洲大药房生产的“人造自来血”药瓶。别看它只是一个普通的药水瓶,它可是见证了中国民族西药业的崛起和发展。 五洲大药房由黄楚九、夏瑞芳等人于1907年在上海创立。初创时资本不足1万元,主要是贩售各种西药和配方。1911年,生于宁波鄞县的药房会计项松茂受聘担任上海五洲药房经理,开始在西药业大展宏图。他在全力筹集资金的同时,积极扩大经营,加聘药剂人员,成立“合药间”,自制了一系列成药。其中包括治疗贫血症的“人造自来血”、健胃补虚的“补天汁”、清热解毒的“海波药”、调经的“月月红”、化痰止咳的“止咳杏仁露”、健脑润肠的“树皮丸”等药,使中国西药业逐渐摆脱了依赖外国进口的被动局面。特别是“人造自来血”因为质量优于其他药房的同类产品,且比进口的西药便宜很多,所以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产量逐年上升,成为五洲大药房的主要产品和王牌产品。 两位藏家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在收藏领域中,医疗用具收藏还只能算是小众收藏,而且由于医疗知识储备的门槛限制,普通人收藏医疗用具精品的难度比较大,不过,医疗用具在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有眼光的藏家不妨给予一定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