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财经/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1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企稳压力仍存 下半年政策支持不可或缺

  分 析

  中国的“经济中考”已经揭晓,上半年经济增长7.4%的成绩符合多数机构的预期,而二季度增速0.1个百分点的小幅回升,也反映出经济缓中趋稳的态势。

  从二季度开始,多项微刺激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随着经济增速的回升,微刺激的功效也逐步显现出来。4月份以来的近3个月里,我国出台了约19项微刺激政策,其中包括稳定外贸的“国16条”、营改增扩围、央行两次定向降准以及各部门的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经济活力等。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二季度微刺激的措施发生了作用。定向宽松、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支持三农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政策启动,都对市场有积极的刺激作用。

  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经济调节向“稳增长”方向的转变。

  上半年不少机构预期,为了“稳增长”央行可能会降准,但最终央行祭出的招数是面向小微企业、三农贷款等领域的“定向降准”。这被市场称为“局部降雨”,而不是传统的“放水方式”。专家认为,下半年这种“巧调控”的政策思路有望延续。

  李大霄等专家认为,二季度经济企稳主要源自基数效应、外需好转、政策回暖等因素,三季度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一是房地产下行周期没有结束,销售和投资都未见底;二是三季度基数比二季度明显提高;三是带动二季度企稳的外需在三季度很难再有增量。

  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仍然偏弱,在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减的情况下,政策的支持不可或缺。

  从货币政策上看,有关专家认为,在保持定力的前提下,下半年可以适度加大定向宽松的广度和力度,避免经济增速下滑过快。财政政策方面,企业期盼能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认为,当前已不能仅靠短期的微刺激措施、临时的反周期对策就能解决问题,而需要宏观调控“大手笔”。通过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构建中长期发展的新棋局。据新华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