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休闲·赏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27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玩帽正

  白玉帽正

  □青丝

  

  帽正是古人缀饰于帽子上的小饰物,除了令仪容大方,也是彰示使用者财富地位、情趣品位的一种衣饰道具。在文人士子、缙绅大贾往来的交际场合,从各自帽上缀饰的帽正,就能大致估出对方的身份地位如何。由于帽正多用珍贵宝石、稀有金属制作,不仅物以稀贵,经过雕琢加工后,还有着丰富的寓意及文化内涵,是一种具有独特玩赏之趣的小件藏品。

  关于帽正的使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史记》里记载汉初绛侯、灌婴等人咸谗陈平,说:“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被借以形容男子面貌俊美的“冠玉”,就是镶饰在帽上的美玉,可见在这一时期,士族显贵于帽上饰玉,是很普遍的现象。不过,帽正一直到唐宋,也只是作为一种衣物饰品,是在官宦缙绅之间小范围流行,并没有明确的使用意义。及至明代,官员商贾、文人平民都追求儒者之风,帽子是人们日常不可少的穿戴物,以此显示习于礼教,雍容有度。当时除了有硬质的冠帽之外,还有一种软质的瓜皮小帽非常流行。这种瓜皮小帽是用六块布料缝制而成,下面有一圈帽檐。为了便于戴取,人们在帽檐的正面钉缀一件饰物,戴帽时,只须将饰物对准鼻尖,就可以保持仪容齐整,“帽正”一名也由此而来。

  明人文震亨的《长物志》谈及帽上饰物:“犀玉琥珀次之,沉香葫芦者又次之。”古人用于制作帽正的材质很广,有珍珠、琥珀、金银、翡翠、蓝宝石、红宝石、玛瑙、碧玺等。造型则以椭圆形、长方形、梅花形最为多见,体量通常比戒面略大,背后镂象鼻孔,形制如同纽扣,可以缝缀在帽檐上。一些帽正还雕镂有花纹图案,乃以吉祥图案为主,如寿字纹、如意云纹、仙鹤、松柏、福禄寿喜,刻工遒劲,打磨精润,并具有长寿富贵的寓意。也有一些帽正是根据宝石的天然质色,采用镶嵌工艺,用金属丝在旁边进行缀饰,使宝石更显晶莹温润,精美绝伦,满足使用者作为气派点缀的需要。

  清代及民国时期,帽正具有极为广泛的使用面,就连生活优裕的老年妇女,帽子上也会借以装饰,显示体面。清末世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8回:“头上戴了一顶乌绒女帽,连帽准也没有一颗。”从这一段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文字描写,也可以略窥清代社会之人对于帽正的看重。

  帽正作为一种杂项小件藏品,存世量大,造型多,材质广,有着不错的文化韵味,收藏的门槛也不高,很适合做系列收藏。藏家可各取所需,在注意材质、时代、工艺的基础上,选择材质珍稀、年代久远、纹饰设计不落俗套、雕刻工艺细致精湛的制品,会有着更好的收藏价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