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中国/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30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75所高校实行信息“清单”管理

特招、招投标等50项纳入公开范围

新华社发

  新华社电 教育部29日发布新规,将特长生招生、基建工程招投标、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因公出国等纳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75所直属高校即时公开、确保真实。

  记者看到,《清单》包含10大类50条具体项目,其中不少规定与备受关注的高校舞弊及腐败案件联系紧密。如,招生考试信息提出,要公开“特殊类型招生办法”“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等;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提出要公开“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及投诉方式”等;人事师资信息提出要公开“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因公出国(境)情况”“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聘信息”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近年来高校招生舞弊、基建领域腐败案件频发的根源是信息不够透明、权力缺乏监督。对信息实行“清单式”管理是划定高校行政权力边界的一次尝试,希望对遏止教育腐败有一定帮助。

  根据清单要求,今年10月底前,各部属高校要在学校门户网站开设信息公开专栏,各项信息应在制作完成或获取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公开的信息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20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新。

  然而,在一些专家看来,目前仍未“去行政化”的高校依然存在权力边界模糊、内部监督匮乏的问题,信息公开工作很容易流于形式。

  “只有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约束高校的行政权力和资源配置,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止腐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据悉,教育部还将引进第三方机构对所有直属高校的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评估,并适时组织专项督查。评估和专项督查情况将向社会公布。

  短评 

  遏制教育腐败不能止于信息公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回顾高校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和问题,根源往往在于信息不对称、权力无制约。此次出台的“清单”式管理,不仅要把之前公众想知道却无从知道的相关信息拿出来“晒一晒”,也是把高校目前边界模糊、规范不明的各项行政权力摆出来“整一整”。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教育腐败高发的严峻形势面前,仅仅做好信息公开还远远不够。对于高校而言,坚守治学的本分、摒弃浮躁的功利主义,不仅需要良好的学风、校风建设,更需要“去行政化”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当前,国内高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正在通过建设学术委员会、招生委员会等机构改变当前行政、教育、学术不分的治理结构,以此为契机,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运行监管和监督机制,真正把高校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新华社电

  盘点

  高校教育腐败案件频发

  近年来,招生舞弊、学术不端、基建干部落马等问题频出,为高校蒙上教育腐败的阴霾。

  自主招生

  不久前,南京市检察院宣布的一则消息再次引发社会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广泛关注: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经查,2006年至2013年期间,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

  基建腐败

  2013年,长期分管学校资产、基建、后勤保障等工作的南昌航空大学原副校长刘志和因收受贿赂262.6万元被法院判刑15年。2012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湖南工业大学原校长张晓琪也因基建问题落马……随着一些地方高校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基建领域也成为高校腐败的“重灾区”。

  学术不端

  2009年,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被开除出教师队伍;2012年,获得国际设计“红点奖”的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石元伍被爆出获奖作品是抄袭学生毕业设计。今年5月,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张世友因多篇论文造假被学校解聘……高校学术不端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严重损害中国高等教育的声誉。

  社会兼职

  高校领导兼职过多一直为公众诟病。有调查显示,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数千个独董职位中,有相当一部分职位由各大高校的领导、教授包揽。新华社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