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童程红 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最放松的一段时间,但也是各种意外伤害事故频发的时段。记者从市急救中心和市区几家大医院的急诊科了解到,近期几乎隔三岔五就会碰到小小年纪的患者,有的是在户外发生了溺水、中暑、小车祸,有的是在家中不慎受伤。中小学生暑期安全问题再次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独自游泳也会有溺水危险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记者走访了解到,溺水的危险同样存在于市区的一些游泳场所。 家住洪塘的鲍女士回想起前天下午的经历仍是心有余悸。她告诉记者,当天下午,她陪7岁的女儿圆圆去泳池游泳,给孩子套了一个救生圈,让她自己在水里玩。后来鲍女士接了个电话,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一抬头,女儿不见了。定睛一看,圆圆在水下挣扎着。当时泳池里人不多,大家都没注意到这一情况。救生员闻声也跑了过来,两人一起把圆圆拉了上来。市游泳健身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一个月来,类似的意外经常发生,虽然都是虚惊一场,但有个别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说什么也不肯下水了。 小车祸也是暑期多发事故 中暑和小车祸,也是暑期多发事故。 7月,市急救中心调度科接到十多起中暑报警,其中好几起是孩子在户外疯玩,又不注意补水和防晒,不久就出现了头晕、呕吐等中暑的典型症状。还有的孩子长期待在空调间里,又不太运动,体质较差,偶尔出个门更容易中暑。 另外,市急救中心还在一个月里接到了近200起小车祸的报警。其中不少伤者是孩子。有在马路上互相追逐被车撞伤的,有家长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与小车或行人发生碰撞的,有骑着“死飞”(又名竞轮,后轴飞轮锁死,靠脚来控制车进退)炫特技发生意外的。 发生在家里的意外伤害也不少 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暑假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家里。这是记者从市一院、二院和李惠利医院急诊科了解到的情况。 多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天气热了,许多孩子不愿意出门,一整天都宅在家里,但他们在家也没闲着。没人管,加上一些家庭安全措施不到位,许多意外伤害事故由此产生。 在上述医院的急诊科,记者看到了多起发生在家里的“杯具”:心爱的玩具被家长放到了高处,7岁的栋栋找来3把椅子叠罗汉,在这过程中椅子倒了,栋栋摔伤了手臂。趁着妈妈不在家,12岁的雯雯偷偷穿起了妈妈的高跟鞋,在镜子前转圈圈摆POSE,还将客厅当成了T台来回走,结果一不小心,摔倒了,撞上了桌角,造成肋骨骨折。 家长建议多方联动 编织“安全网” 家住江东区南大步巷的史女士是我市一个家长QQ群的群主,她同时也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男生的妈妈。最近,史女士和家长们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的暑假安全问题。 在群里,有的家长采用严防死守的办法,或找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忙看孩子,或干脆夫妻一方请了长假,陪着孩子过暑假。有的家长则把孩子交给了一些托管班。还有的家长与其他几名家长“结盟”,大家轮流来当“孩子王”。但这些办法都不尽如人意。 “家长确实是孩子暑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但家长往往难以一己之力完成这个任务。”史女士认为,中小学生暑假安全应该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大家同心协力,才能让孩子们平安快乐度过暑假的两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