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正在进行茶艺表演。 |
|
自主招生考试现场———舞龙。 |
|
学生指导国际友人体验中国结制作。 |
|
剪纸传承人乐翠娣指导学生。 |
暑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内,十几位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进行着剪纸创作,他们拜了“新碶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其培为师,正在进行为期一周的剪纸技艺学习。 这些年轻人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7月至8月,该校有几十名大学生奔赴江南各地,分别走进剪纸、根雕、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与“非遗”文化传承人面对面,通过调研、走访、宣传和技艺学习,感受传统文化,探索更好更有效的“非遗”文化传承之路。 据了解,此项暑期“非遗”文化保护社会实践活动已开展了3个年头,已经成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个特色项目。而这,只是该院开展“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其中一项举措。 “非遗”传承人走上大学讲台 “我从自学剪纸开始,已剪了30几年,现在很希望把这门手艺教给年轻人。”今年57岁的张其培,在北仑新碶街道文化站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剪纸分会秘书长和《浙江剪纸界》的责任编辑。他的作品获得过全国银奖和国际铜奖,还有一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张其培每周四下午都会在宁职院剪纸工作坊进行3个小时的教学。临摹、画图、剪刻……张老师从最基础的窗花和红双喜开始,手把手,一遍遍地教。剪纸是一项精雕细琢的活儿,需要耐心和细心,他担心年轻人坚持不下去,但是学生们的表现并没让他失望。半年时间中,剪纸工作室的这批学生,一次也没落下他的课,有几名学得特别认真的学生还经常剪些作品拿来让他评析,进步很快。 正像张其培所期望的那样,大学生喜欢上了剪纸艺术。国贸专业的贺同学说:“剪纸作品的古典气息吸引了我,那个独特的红,充满了魅力……” 除张其培外,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还聘请了剪纸大师乐翠娣、民间彩线刺绣大师陈爱娥、香袋制作技艺大师郭玲妹、草帽编织大师胡佩芬、盘扣布艺大师贺志维、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张德和、传统舞龙教练王基名等多位“非遗”传承人担任学生们的指导老师。 正如香袋制作大师郭玲妹所说,“非遗”传承人进课堂解决了这些绝技绝活后继无人的难题,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在高校蓬勃发展,得到传承、创新和发扬。 学习“非遗”让学生终生受益 涉外旅游专业的方姗姗,参加过调酒、插花、茶艺3个模块的课程学习。接触过调酒的炫酷,花艺的诗情画意,茶艺的宁静淡雅后,最后还是被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征服,开始了与茶艺相伴的大学生活。 “茶文化的精华,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它,读懂它。”方姗姗觉得,茶艺是一种外在表演艺术形式,而茶道是在茶艺的基础上的精神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她更看重能静下来品茶的姿态,在品茶中沉淀自己。 在茶艺协会的学习,让方姗姗养成了更加平和的性格,懂得更加耐心地去倾听和与人沟通,这无疑也是一种收获。 放假已好几天,学校的提琴制作室里却有一位长相清秀的女生还在独自制作她的纯手工小提琴。她叫邵璐,是乐器制造专业的大二学生。除了制作小提琴外,她还有另一项绝活,就是剪纸。 邵璐在大一时就举办过面向社会的个人剪纸展,赢得了不错的反响。“是剪纸教会了我做事从头开始,要心平气和、有始有终。”邵璐颇有感触。 有关人士认为,当代大学生主动了解、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使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而且大学生也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有助于培养中国大学生的特质。 除了茶艺、剪纸这类可以修炼气质心性的项目外,其他“非遗”文化项目也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学校舞龙队的小伙子们经过艰苦训练和多次大赛的洗礼,增强了体能,也学会了勇于竞争和默契协作。 “非遗”工作室成校园文化瑰宝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一条“文化街”,自2012年3月“开市”以来,目前已入驻9个“非遗”工作室。截至今年6月,共培养了剪纸、茶艺、舞龙、根雕等1200余名大学生“非遗”文化传承者。 秉持“文化引领,提升办学品位。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品牌”的理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早在几年前就有意让大学校园成为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感受和展示“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把“非遗”文化教育变成一门生动的育人课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建设。 校地合作,精选项目。在北仑区政府和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学院探索引入北仑民间艺术、绝技绝活,先后建起了书法、茶艺、剪纸艺术、根雕艺术、风筝艺术以及漆画艺术6个“非遗”工作室。 内外联合,开设课程。为让“非遗”项目能真正扎根校园,并在一届届学生中传承下去,学校实行了双导师制,每个项目都邀请一名以上“非遗”传承人担任校外指导老师,同时鼓励校内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掌握这项“非遗”技能,成为“非遗”文化传承者。 创建基地,依托协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主干道,学生生活区创建的“非遗”传承基地———文化一条街,为“非遗”的传承提供场地和物资保障。统一的外墙设计和各显特色的工作室内部设计,也让学生们在感受文化氛围的同时找到了归属感。 搭建平台,竞技提升。为了增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范围,检验、提升学生的“非遗”技能,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常年组织开展“校园非遗文化月”活动,举办与“非遗”相关的文化展览、知识讲座、技能展示会、知识竞赛、征文、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援外培训中国文化体验”和“假日学校手工课”的教学,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演绎与欣赏的过程中,将民族文化瑰宝撒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制度保障,规范管理。一是把“非遗”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体系,二是制定了《文化街非遗工作室管理制度》,三是制定了《星级社团评比制度》,激励各工作室在竞争中发展提高。 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些“非遗”项目已在本地“非遗”文化事业中崭露头角:2013年,舞龙协会和剪纸协会被评为“宁波市精品社团”30强,并参加了宁波市社团文化博览会。其中,舞龙队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中获得两银一铜,团体总分第二名,在中国龙脊龙王争霸赛中荣获铜牌,还是2014年浙江省舞龙锦标赛的金牌获得者。剪纸协会在全国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中获三等奖。 沈莉萍 刘沪波 文/摄
|